为了更好地深化“依学而教”课堂样态的研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精神的落地与转化,促进幼小科学衔接的实践深化,提高本校一年级教师拼音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9月25日下午,我校语文教研开展了“趣学拼音,共研常规,助力衔接”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三个环节有序进行。首先,朱嘉文老师与一(3)班的孩子共同呈现了一节拼音教学课《a o e》。这是一堂趣实并重的课,朱老师关注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创设一个大情境贯穿整个课堂,让孩子在参观拼音小镇的游戏和互动中去表达、去发现。朱老师的课堂也十分扎实,特别是在指导书写方面,从格式指导到认真范写,从描红到改错,从老师点评到生生互评,每一个环节都不折不扣,为孩子的规范书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朱老师也十分重视孩子的常规训练,新生入学短短不足一个月,各种口令已牢记于心,执行快速整齐,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第二个环节,是在学科主任黄丽丹老师的主持下,进行课堂研讨。朱嘉文老师从解读教材入手,结合本人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幼小衔接66天》的学习体会,阐述了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及各个活动落实的反馈,也介绍了平时对孩子进行课堂常规训练的方法和困惑。接下来,各年级组的老师积极参与评课,对课堂教学的亮点、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老师们也对课堂常规的有效执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第三个环节,教研组全体老师进行理论学习,一起观看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编委、分册主编徐轶带来的讲座——《开展拼音教学的几点建议》。如何把握教材特点,高效开展拼音教学,徐老师在讲座里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在徐老师的引领下,对拼音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如何提高拼音教学的质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一年级的老师,对即将开始的拼音教学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秋之美,在于硕果挂满枝头,教之美,在于师生共同成长。本次教研活动,各位老师在交流中得到了启发,在学习中得到了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充了电、加了油,相信我们焦小的语文教学定会更上一层楼。
(焦溪小学供稿 撰稿:刘建娣 摄影:周晓达 审核:黄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