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如何减负又提质?焦溪小学数学组全体老师深入研读新课标,着眼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设计了一系列有创意、有特色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年级的孩子们通过画一画、涂一涂、拼一拼等活动制作了“百数表”,多维观察,在行与列中发现规律,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了数感 。
二年级的同学把自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理解融进了精美的思维导图中。他们在整理的过程中,边记忆、边学习、边思考,发挥各自的创意,表达出自己关于数字的认识。
年、月、日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巧绘思维导图”“年月日小知识”等内容,让作业变得有趣而生动。三年级的孩子们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较好地梳理了思路,深化了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多位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下册中概念性较强的一个单元。同学们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整理本单元有关数的概念,以数学小报的形式加以表达,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五年级的同学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沟通联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所获。
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作业,让六年级的同学兴趣盎然。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自主开展实验,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做”中学,学发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在新课标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 “找”数学、“画”数学、“想”数学,让数学作业“起”于生活,“启”迪思维;让“奇”思妙想融于实际,“齐”悟数美!
(焦溪小学供稿 图文:数学组 审核:阚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