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研究>>文章内容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公开课材料
发布时间:2021-01-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晓虎

课题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课时

6

主  备

梁  敏

修  改


教学内容

92页例5、练一练、第9494页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掌握求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百分率意义和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求百分率问题的实质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具体的百分率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生活中有关百分率的例子。

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或

修改意见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引入

练习十五第4题  在括号里填百分数。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说说改写的方法。

生计算自己正确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生计算后说说思考过程

谈话导入:正确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也可以叫做“正确率”。揭题。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说说改写的方法。

生计算自己正确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生计算后说说思考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生读题,理解题意。

理解“出勤率”。

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师结合板书

2)师:从上表中再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

生自由选择后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

概括求出勤率的数量关系式

(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

3)引导:观察一星期每天的出勤率,想想能不能超过100%,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集体交流

指出:实际出勤人数是应出勤人数的一部分,最多和应出勤人数相等,这时的出勤率是100%。当有人缺勤时,出勤率就不足100%了。

2、完成“练一练”

1)练一练第1

自由读题

说说题中百分率表示的含义。(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2)第2

生练习

交流,要求说说“成活率“的含义以及数量关系式

3)练一练第3

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百分率的例子,在小组内说说各自表示的含义。

师:你知道这些百分率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选择进行全班交流

3、反思小结

师: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研究了出勤率、入学率、森林覆盖率等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讨论交流

小结:百分率都是把部分量与总量相比较,要把总量看作单位“1“,用部分量除以总量得到百分率,所以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用单位“1”的量作除数。由于部分量不会超过总量,所以百分率的值一定小于或等于100%

生读题,理解题意

理解“出勤率”

生独立列式解答

 

 

生自由选择后独立解答。

 

 

 

 

 

 

 

 

 

自由读题

说说题中百分率表示的含义。

 

 

生练习

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百分率的例子,在小组内说说各自表示的含义。

 

 

 

生讨论交流

 

 

 

 


三、应用内化

 

1、练习十五第6

2、第7

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第(2)小题。引导认识发芽率的多少与试验的种子总粒数多少有关

追问:发芽率有可能超过100%吗?

3、第8

生独立思考,理解“含糖率”的含义

第(1)题,两杯水都加40克糖,可以怎样比较含糖率?你有几种方法?

(计算含糖率; 计算糖与水的比;也可以语言描述等等)

第(2)题:交流方法和结果。

说明:求“哪杯水会更甜一些?”,其实也是看哪杯的含糖率高一些。

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生独立思考,理解“含糖率”的含义

 

 


四、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



五、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5

P.109页“探索与实践”第14题的实验要求,布置学生分小组做发芽实验,每天观察并把数据记录在课本的表格里。



板书

设计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

教学反思

执教者

梁 敏

时间

2020.11.26

班级

六(2

教学内容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有关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相对应的求分数实际问题的发展,两者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方法大致相同。因此这个内容的教学放手让学生在原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题教学时让学生先理解出勤率的含义,再要求学生主动思考求出勤率的方法。接着,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要求学生从表中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出勤率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充分地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为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百分率的含义,认识百分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中,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百分率,如:命中率、合格率、出勤率等,使学生感受体验到百分率在生活中的统计和比较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看看合格率、成活率、出勤率、发芽率等百分率的意义,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类比迁移,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对百分率意义的理解层层推进。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用百分数表示调查与统计的结果,计算百分率往往也是因为统计的需要,是判断的需要,决策的需要。如填写食品抽样检测情况统计表后引导学生根据求出的百分率,对食品安全进行比较和判断,并进行简单决策,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百分率意义的理解,增强数据分析观念。又如练一练第 1 题让学生同桌间相互说说学龄儿童入学率和森林覆盖率的含义后,还拓展一下失学率,进行了好好学习,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等等,让学生深刻体会百分率的应用价值。

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环节的设计,教学推进中灵活处理问题还有待改进。如:课前准备题的优化和充分利用。还有对一周出勤率的观察过程设计可以更开放等等。

 

 

焦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焦溪小学

姓名

梁  敏

班级

六(2

学科

数学

时间

2020.1126

总分

91

课题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分值

教学目标

8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8

8

6

4

2

8

教学内容

8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8

8

6

4

2

8

教学策略与

方法

 

38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8

8

6

5

4

8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8

8

6

5

4

8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12

12

10

8

5

10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10

10

8

6

4

10

教学

效果

22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10

10

8

6

4

10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2

12

10

8

6

10

教师

素养

24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教材资源有深度的挖掘、整体的把握、恰当的处理。

8

8

6

4

2

6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教学机智,能恰当的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6

6

5

4

3

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6

6

5

4

3

6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4

4

3

2

1

4

简评

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在引导复习百分数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后切入新课例题教学,学生在充分调用已有经验的前提下,顺利地把握了诸如出勤率、入学率、森林覆盖率等生活中常见百分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模型,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数学模型并结合现实问题发展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情感认知。在教学中利用例题情景,通过说理、比较分析、反思回顾等环节引导学生在经验中发展新知,在新知中拓展认识。出勤率与缺勤率结合,意义与算法结合,数学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了解社会、明晰责任。

组员签名

李华英、阚亚云、江军、朱晓虎、顾丽杰、顾海燕、居新平、陈成、龚兴中、徐新页、占敏玉、陈阳、顾赛花、梁敏

教研组长签名

朱晓虎

陈阳

课程中心主任签名

徐晓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