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研究>>文章内容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设计及评价表
颜建军执教
发布时间:2019-06-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海龙

公开课教案        

施教时间_ 2019.4.18     __

课题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_1_课时

主备人

颜建军

教学

目标

1、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2、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3、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难点: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课前准备

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们从恐龙的化石中了解了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化石。我们先来看一看。

2.出示各种化石图片或实物。(在去年学这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带了化石标本,学生们很喜欢。课前老师可以先了解一下。)

3.你认识这是哪些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

学生简单介绍,老师介绍。

4.小结: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二)认识化石的形成及被发现的过程。

1.出示化石形成图,讨论: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人们又是怎样发现的

2.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化石形成的过程。(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被保存下来)

3.介绍恐龙化石的形成以及被发现的过程。

4.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了解制作的步骤。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可见化石是多么的珍贵。

(三)认识化石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人们多化石的困惑。

1.思考:为什么把地层比作是一本书,把化石比作书中的特殊文字?

(让学生领悟这个比喻所蕴涵的含义,这是认识化石作用的基本前提。)

2.谈话:想要读懂这些文字,并不是那么容易。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物进化感到困惑不解已达数百年之久。我们再来看看科学家们产生了哪些困惑。

3.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的五个困惑。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了解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假设:

1.谈话: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原因科学家们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你能说说你的解释吗?

2.学生发表意见。

3.谈话: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的?

4.阅读课文。

找一找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讲述:这两种解释都是科学家提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曾经在历史上引起过争论。你赞成哪一种呢?说说理由。

6.学生交流。

(五)延伸、拓展:

课后继续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内容。

 

 

 

 

 

出示各种化石的实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自己制作化石的印迹模型,能更好地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坚硬组织保存  矿物化  接近地表  暴露

 

                

 

 

 

 

 

 

 

 

 

 

 

 

 

 

 

 

 

 

 

 

 

 

 

 

 

 

 

焦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焦溪小学

姓名

颜建军

班级

六(2

学科

科学

时间

2019.4.18 

总分

92

课题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分值

教学目标

8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8

8

教学内容

8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8

8

教学策略与

方法

 

38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8

8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8

6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12

10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10

10

教学

效果

22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10

8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2

12

教师

素养

24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教材资源有深度的挖掘、整体的把握、恰当的处理。

8

6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教学机智,能恰当的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6

6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6

6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4

4

简评

颜老师上课开始,先提出什么是化石什么是进化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说化石是石头进化就是一代比一代强,教师适时提问:你怎么知道一代比一代强呢,我还觉得是一代不如一代呢?我就不如我爸聪明对啊,我不如我妈漂亮我也不如……”矛盾冲突发生了,这时又有学生说:我们要是能找到古代生物,把它与现代生物进行对比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是到哪去找呢,它们早死了”……“死了以后也会留下一些东西吧?这时老师适时出示课件,展示各种化石,看到这么多奇特的化石同学们真开心啊!。这一环节我适时的表扬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课堂的探究气氛被调动起来了。

组员

颜建军  戴龙新

备课组长签名

黄海龙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反思

在上课开始,先提出什么是化石什么是进化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说化石是石头进化就是一代比一代强,教师适时提问:你怎么知道一代比一代强呢,我还觉得是一代不如一代呢?我就不如我爸聪明对啊,我不如我妈漂亮我也不如……”矛盾冲突发生了,这时又有学生说:我们要是能找到古代生物,把它与现代生物进行对比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是到哪去找呢,它们早死了”……“死了以后也会留下一些东西吧?这时我适时出示课件,展示各种化石,看到这么多奇特的化石同学们真开心啊!。这一环节我适时的表扬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课堂的探究气氛被调动起来了。当引出课题后,这个情境符合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的认知特点,所以这时很多学生已按捺不住地想表现了,所以他们高效地投入,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师生们不但在课上进行讨论,而且在课下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很多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了跨越课堂的坦诚交流。生生、师生或鼓励、或争论。总之,使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清晰,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最后提问我了解到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弄清楚化石的真正意义及形成过程。今后还要努力在全员参与的方面注意,做到人人有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