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小学课题研究要求
2009.9
一、研究工作思路:
1、以理论学习引领实践探索;
2、以合作共赢引领个体研究;
3、以骨干引领群体;
4、科研教研,有机融合。
二、课题组长要求:
1、严格按照课题方案组织实施,如期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课题主持人负责写好课题申报表、课题方案、中期报告和实验报告、课题结题申报表。期初制订学期研究计划,期末撰写研究工作总结。设立子课题的,子课题组长要撰写子课题实施方案,期初制订研究计划、期末撰写研究工作总结以及子课题研究报告。
2、定期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题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本组教师对研究专题的认识。(每学期至少向教师推荐阅读三篇相关理论文章,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主题式对话。)
3、带领本组教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如主题式对话活动、课题研讨课的观摩、外出学习的汇报、教学反思的切磋等。
4及时总结本组课题研究的经验,组织指导本组人员撰写好课题研究论文。
5认真做好本组课题研究的资料管理工作。
6主动加强与学校教科室的联系,及时汇报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如期进行。
7、加强自身业务进修,努力提高自己思想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发扬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争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探索者。
三、教师参与课题要求:
1、参与课题的教师要根据方案的要求以及各课题组的研究重点,制定个人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期末写好研究总结,并按学校课题资料收集要求整理并上传(或上交)个人课题研究资料。
2、参与课题的教师要认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各种研讨活动,做到学习专题化、研讨日常化、反思及时化、总结经常化,以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1)认真学习——以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
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每学期学习至少10次(包括参加各组的主题式对话、个人推荐阅读2篇以及个人自学体会)。
(2)积极实践——以读书理性思考与课例行动研究相结合。
课题组成员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做实践的研究者,研究的实践者。每学年围绕一个专题上公开研究课至少1次。积极参与课题组的课堂研讨活动,围绕研究重点发表听课意见。提高备课和上课的有效性,撰写“教材研读”至少8次,“课堂观察与反思”至少8次。
(3)勤于总结——研究小结与科研论文相结合。
课题组成员要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反思、总结、提高。期末要结合一学期本人的研究情况撰写好研究小结(可以是研究的体会和收获,也可以是对该课题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方案的修订等等)。每学年至少要撰写一篇课题论文,要积极参与各级的论文评选,积极投稿,争取获奖或发表。
3、区、市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要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
四、各级课题本学期的研究内容及重点:
《重建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行为的行为研究》
研究重点内容:
(1)研究制订部分教学常规(备课、课堂教学)
(2)建构落实常规(备课、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行为的工作机制。
(3)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重点提高备课的有效性;(4)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各种教学行为的优化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加强课堂观察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组一般成员主要围绕(3)(4)进行】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研究重点内容:
(1)继续探索白板环境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并利用已有学生资源,促进课堂生成的方法策略。
(2)探索白板环境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的方法策略。(重点)
《开展课外童书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研究重点内容:小学童书阅读课型研究。侧重于绘本阅读课和好书交流课。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目标与策略研究》
研究重点内容: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目标与方式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