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彩云追月》教案 |
第1__课时 |
主备人 |
徐玉兰 |
||
教学 目标 |
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初步熟悉其旋律,能用“×·× ××”节奏为乐曲伴奏。 2、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感情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3、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准确把握波音和前倚音的演唱方法。 |
|||||
教学 重难点 |
1、学习切分音,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能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2、学生充分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在乐曲中体会诗画般的意境,并用自己的歌声表达思念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 |
|||||
课前准备 |
钢琴,课件,打击乐器 |
|||||
教学过程 |
媒体使用及修改 |
|||||
一、听音乐进教室。 欣赏葫芦丝版《彩云追月》,学生进教室后静静听赏。 二、创设情境,引入欣赏。 1、欣赏葫芦丝版《彩云追月》 师提问:刚刚听的这首曲子,感觉它的情绪如何?(优美、抒情) 哪幅图片更适合表现这段音乐?(月亮) 2、欣赏一组月亮图片。 师: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夜色中她显得多么安详、多么宁静,仰望静谧的夜空充满了无限遐想: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色彩。 3、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 师:刚刚听到的曲子叫做《彩云追月》,该曲由著名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所写。原为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旋律舒缓优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民族管弦乐演奏的《彩云追月》。) 4欣赏乐曲第一段 师:用动作表现出你所听到的民族乐器。分别出现了哪些乐器?(木鱼,扬琴,二胡,笛子,弹拨乐器) 师:刚才这段优美的音乐,它的节奏是平稳的还是多变的?(平稳的)其中有一个节奏始终贯穿着整个主旋律,你们能哼出来吗?(揭示切分音节奏)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主旋律,听听木鱼在乐曲中担任什么角色?(×·× ××) 5读一读节奏,并用响舌为乐曲伴奏。 6 接下去欣赏,考虑:彩云与月亮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老师的动作与音乐有什么关系? 7师:明月当空、月光如水,云彩悠悠、忽进忽退,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意境之中。让我们完整聆听这部佳作,在主旋律处加上响舌伴奏,在彩云追月处加入动作表现。(播放全曲) 三、新歌学唱 1师:如此美妙的乐曲旋律深深打动了词作者王付林,他主动为旋律配上歌词,于是便诞生了歌曲《彩云追月》。让我们细细听赏,歌曲《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学生回答问题。(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2、师:说的真好,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心里,这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学唱歌曲 (1)找一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出现了切分音节奏, (2)用连贯的声音学唱第一段前半部分歌词 师:我们先唱唱第一部分的旋律,注意全音符四拍拖足了。 (2)学唱后半部分旋律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唱准歌曲的节奏。师用对比范唱的方式演唱“呼唤”处的颤音,让学生体会加了颤音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急切) 师:作者如此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你认为怎样演唱才能将这种热切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加渐强减弱符号) 3 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4学唱第二段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 师:每一句旋律,每一行歌词都流入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让我们也带着这种心情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五、拓展延伸 师:一首经典的老歌寄托了人们多少深情的盼望,无论是乐曲还是歌曲,都被许多音乐艺术家们再度创作、传唱着,像课前我们欣赏到的就是葫芦丝版的《彩云追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其他版本的歌曲《彩云追月》,想一听为快吗?让我们听听由爱戴演唱的《彩云追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别样的感觉? 师:爱戴演唱的《彩云追月》与今天学唱的《彩云追月》有什么不同吗? 六、总结下课: 师:其实除了今天欣赏和演唱的《彩云追月》版本外,还有很多其他版本的《彩云追月》,真是经典永流传啊,让我们唱着这熟悉的旋律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
(课件出示太阳和月亮) 课件出示月亮组图 (课件播放乐曲) 播放歌曲 |
|||||
板 书 设 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