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没有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就必须掌握其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考虑每个后进生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才能把后进生教育好。
1.用爱启迪后进生,激发学习情感
“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关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常在父母、教师、同学那里遭到冷淡、歧视,很少得到同情和温暖,普遍地背着思想包袱,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后进生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往往 怀疑 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时应该特别关爱他们,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熊蝶是我去年接手的一个学生,常常拖欠作业,作业字迹“龙飞凤舞”,虽然也曾多次批评教育,甚至联系家长共同整治,但收效甚微,可去年年底的一件小事,却彻底治愈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还记得那是一个非常冷的早晨,窗外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教室里,孩子们一边哈着手,一边写着字,看着他们的可怜样,我教他们搓起了手来取暖。其他孩子搓了一会儿又开始写字了,只有熊蝶一个人还在那不停地搓着手,我跑到她身边,发现原来就写字潦草的她,今天写的字就更是一个都认不出了,再看看她的手,虽然搓了很久,却还是冻得像两根胡萝卜,我不忍心地握住了她的小手用力地帮她搓了起来,三分钟、五分钟……她的手渐渐暖和了,可是一节课也结束了,熊蝶并没有完成规定的作业,在这种特别冷的天气里,虽然我并不指望她能交出象样的作业,但是作为老师临走时我还是没有忘记跟她唠叨一句:熊蝶,手暖和了可要认真地写字哟。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中午,我在批作业时,她交上了一份从未有过的字迹端正的作业,我不禁哑然:以前的作业多数是我在旁边督促完成的,可从没见过她写出这么端正的字。这种进步我怎么能视而不见呢?于是我在班内大肆表扬了她一番,并把她以前的作业和今天的作业一起贴到黑板上让大家点评,很多同学也非常感慨地对熊蝶说出了鼓励的话,就这样,我再也没为熊蝶的字费过心。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后进生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受到的指责多于赞扬。因此,他们往往有较严重的自卑感,觉得比别人差一等,低一头,信心不足,自暴自弃,甘居下游。另一方面,他们又很要面子,害怕和反对教师在大庭广众中的批评,特别对教师“翻旧帐”、“揭老底”的做法十分反感。因为后进生并不满意自己所处的后进地位,内心深处还会时常迸发出要求进步的火花。当他们因稍有进步而受到肯定和表扬时,就会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但当他们受到外因引诱重犯错误时,又会感到积重难返,难以自拔。这种自尊自傲和自卑自弃心理在后进生身上就这样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处于矛盾斗争之中。所以如果我们嫌弃后进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我班的徐民炜,母亲早年病故,奶奶重病,常年卧床,父亲忙于生计,全靠年老又没有文化的爷爷照顾着。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养成了他木讷、寡言,对一切似乎都无所谓的性格。他上课呆呆的,从不举手,就算叫到他也从不开口,我也曾努力想要找出他的“闪光点”,激起他对学习的兴趣,遗憾的是纪律、作业、礼貌甚至劳动无一可以拿上台盘进行鼓励,于是一年级时便有了“拼音测试‘只会个别几个”的成绩。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也曾一度想要放弃过,可每每看到他爷爷迈着蹒跚的步伐来接送他时,我又觉得不忍心了,于是我一次次的找他谈心,让他感到老师并没嫌弃他;我又帮他申请了“特困生补助”,来减轻他的家庭负担;再联系他的父亲共同说教,似乎有成效了,他的作业突破了零纪录,抄写的作业总能抄一部分,难得几次还能不折不扣的完成(虽然字迹并不端正),家庭作业也有了,虽然前半个学期来他都把《识字4》的生字抄了3遍(当然识字4只有4个生字),后半个学期他把古诗《青松》每天抄一遍,但是这种进步对于他来说却是难得的。可是更大的进步却来自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他正低头在看桌下的书,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仍没发现,他正在看课课通,原来他并不是真的对什么都无所谓。于是拍了拍他说:“拿出来看吧,这样看书对你的眼睛有损害。”他脸一红,从抽屉里拿出课课通放在桌子上,并对我报以感激的目光。这节课后我经常会提几个课课通上有答案的简单问题,让他来回答,他也不再不搭理我了,常能准确地回答出来。就这样,他的成绩不断进步着。在这次语文期末统测时,他虽然仍是班级最低分76分,但我却为他感到骄傲,因为他战胜的是自己。因此,班主任必须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
3.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后进生容易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无知、是非不分。如有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 向 老师反映情况说成是“告密”,把包庇同学的错误看作“讲义气”,把破坏纪律当作“英雄行为”等等。正因为后进生在头脑里是非颠倒,糊涂观念占上风,辨别能力差,所以往往凭个人欲望和兴趣,有意无意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但本人并不一定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危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我班的胡琪一度有过偷窃的行为,但从不承认,我也苦于找不到证据,拿她没辙。直到有一次发了订阅《快乐作文与阅读》的赠品——泳镜。不到五分钟,就有学生来说他的泳镜不见了,我立即让学生全都坐到座位上逐个搜查,结果在胡琪的书包里找到了那副泳镜,但她一个劲的说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我想起了我儿子做了坏事最怕的就是警察。是啊,警察叔叔在孩子们的眼中是最威严,也是最正义的。我何不以此为切入口来教育她呢。于是我拿出手机在她面前输了110三个数字,然后对她说:“胡琪,你不肯对老师说真话,那我只能打110请警察叔叔带你到警察局去问了。”说完,我就对着手机假装跟110通上了话:“你好,我是焦溪小学一(2)班的老师,我们班有一个叫胡琪的同学,在她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副别人的泳镜,想请你们把她带回去查问一下……”“老师,别打了,别打了,我说……我说……”刚才还很镇定的胡琪哭叫起来。“你现在正处理案件呢,二十分钟以后过来,是吧,好我等你。”我关上手机,转过头来问胡琪:“刚才,你说什么?”胡琪哭着说:“老师,是我拿的,叫警察叔叔别来了。”于是她把自己偷窃的经过讲了一遍。然后我又用警察叔叔想了解她以前的情况为由,让她讲出了以前偷拿过的别人的铅笔、橡皮以及处理的方法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于是我又假装着给110回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不用来了,胡琪已经承认了错误,希望能给她一个机会,然后我又对胡琪说:“警察叔叔已经答应今天不来了,但是你的名字他们已经纪录下来了,他们说以后会经常联系我了解你的情况,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一定要把你带到警察局去了。”之后我又不断地利用警察之口给她讲一些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使她从中得到借鉴,明辨是非,分清好坏,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现在的胡琪我虽然不敢说彻底改掉了这个毛病,但班内少掉东西的现象却是明显减少了。
当然, 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因为后进生的思想转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变过程的反复。要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的工作。对反复的后进生,仍然要尊重、信赖,要坚定信心,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重犯了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不要在转变过程中出现反复时,就认为后进生是稀泥巴糊不上墙,失去耐心,甚至新帐老帐一起算,将学生已有的进步、做过的好事全盘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师生感情重新对立,前功尽弃。当然,我们不能等待学生出了反复再抓,要估计到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燃”。
总之,教育后进生没有现成的妙策和固定模式,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用恒心去教育他们,用慈母般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雨露般的甘甜滋润他们的心灵,必能让他们找回自信,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