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六(1)班 姚淑婷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支持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眼下“节能”两个字前所未有地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以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疆域辽阔,居世界第3位;我国很多自然资源的蕴藏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河川径流量 27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高等植物32800余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2%,居世界第3位;我国有动物种类约10.45万种,占世界总种数的 10%;很多矿产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从人均资源拥有量来看,我国又是资源小国。如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28%,耕地为32%,森林为14%,草地为32%,许多重要矿产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尽管我国电力产业还是一直处在快速增长之中,但人均用电量仅仅是美国的1/13。我国的内陆土地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5%,位居世界第三。但2001年“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耕地约132万平方公 里,占国土面积的13.8%,现有耕地比重小于美国和印度。短时间内能源消费的剧增使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不容忽视。这些矛盾,迫使我们要走节约能源的道路,把节约能源和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因此,我倡议全班同学:
1、 节约用电。请大家算一笔帐,如果教室安装11盏日光灯,每盏40瓦,每天照明8小时,一个月按22天计,一个教室耗电量将达77.44度,全校一个月下来 将耗电6100余度。如果人走灯灭,下午不开灯,那么全校每月可节约2000余度电,一年下来可节约20000余度,是一个不小的数据啊!
2、节约用水。学校用水主要用于冲厕所、浇花、饮用等,在同学中出现了许多浪费水的现象,洗手,水开很大;用水后不能及时关掉等。
3、提倡资源的再利用。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纸张、玻璃、废弃的金属、塑料瓶等。
4、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废电池不能随手扔掉,一颗纽扣电池可以污染10平方米的土地,使这片地变得无法利用。保护绿地,减少水土流水。
总之,同学们要树立节约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了解造纸,节约纸张
六(1) 范 桦
同学们,我借用了正在上初中的姐姐的《中国历史》书,在第一册的77页,我看到了做纸时要用到破布、树皮、旧鱼网等等东西。 我知道了纸是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离现在已经有1898年了。一天早上,我和爷爷去跑步,我问爷爷纸是怎样做成的?爷爷给我说:“做纸时,先把破布、旧鱼网、树皮等东西磨碎;然后把这些东西放在锅里煮一煮,做成纸浆;最后,把纸浆平均摊在一个物品上晒一晒,就做成纸了”。 另外,古代生产纸时,人们先把植物砍下来,在水里泡一段时间,剥掉它们的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一段时间,等放凉以后,用脚踩一踩或者用木棍搅一搅,让其中的植物变得又细又碎;往其中再放进一些其他材料,做成纸浆;用一个竹帘之类做成的抄纸器,在纸浆里抄捞一下,然后在太阳底下晾一晾,纸就做成了。现代纸的生产也离不开切料、蒸煮、打浆、抄纸等主要造纸工序。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从古到今,从简单的手工制作到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这其中包含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张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