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夏夜 | 第 课时 | 整理人 | 周燕 | ||||
教学目标 | 1、能用天真、纯朴的情感、轻巧、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形象。 2、能感受到合唱为歌曲增加的艺术魅力,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3、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4、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 |||||||
教 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及音高进行感知和体验。并能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教学难点:1、感受×0 ×0 ×0的跳跃感,短而轻盈。用断音与连音两种唱法对比表现萤火虫的形象。2、在老师指挥下进行二声部合唱,第二声部在后半拍进入,进入准确。提高合唱兴趣和能力。 | |||||||
课前准备 | 音乐课件 | |||||||
教学活动板块 | 教学活动内容 | 教学活动过程 | 设计意图(调整建议) | |||||
一 | 小音符游戏 | 1、练唱长音:5 3 1 5 2、游戏:分别出示谱,边做手势边唱出它的音高,要求唱得短促。 | 设计意图:通过一级和弦的各种转位练习,掌握主和弦音准,并为学唱歌曲旋律打下基础。 | |||||
二 | 创设 情境体验歌曲 | 1、播放动物叫声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是谁在唱歌? 生:青蛙 师:那这是一个什么季节呢? 生:夏天 师补充:而且是夏天的夜晚,不光有蛙声,还有蝈蝈、蟋蟀、纺织娘的叫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使得夏天的每个夜晚都在开演唱会,动物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合唱曲。 2、听范唱 师:有一种小昆虫在夏夜里更是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让我们到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学生聆听歌曲《夏夜》范唱。)听后提问:它们是谁呀?生:萤火虫 2、用肢体语言感受歌曲 师:“小小的萤火虫既美丽又顽皮,一会飞到这,一会飞到那,时而闪闪烁烁,时而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你们觉得用怎样的动作表现萤火虫的闪闪烁烁?又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萤火虫的漫天飞舞呢?(师生讨论) 请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歌声中体会一下萤火虫的可爱形象,并用恰当的动作来表现。(师范唱主旋律,师生随歌声用简单的动作表现) |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律动感受歌曲情绪、情感的美妙。 | |||||
三 | 视听吟唱走近歌曲 | 1、模唱歌谱 (1)一唱,两小节一次,初识歌谱。 师:萤火虫一闪一闪,时亮时暗,让我们用歌声来表现它们,请同学们分句听唱歌谱。 (2)二唱,两小节一次,师提示学生感受声音的短促和连贯。 师:那你能把歌曲中表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节奏找出来吗? 师:对了,特别是这里八分休止符的应用,很形象地表现了萤火虫的闪烁,那应该用怎么的声音来表现?(短促)师对比演唱生练唱。 师:哪些小节是表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漫天飞舞的情景? 生:学唱歌谱 35 35 36 ︱5 - - ︱ 61 61 63 ︱ 2 - - ︱ 师:这里又应该用怎么的声音表现呢?(连续)学生回答并练唱。 (3)三唱,四小节一次。 (4)四唱,完整演唱歌谱。 2、学唱歌词。 (1)一唱,四小节一次,大致做到词谱对应。 (2)二唱,听唱,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注意附点二分音符三拍的时值及用短促与连贯的两种声音表现萤火虫闪烁与飞舞的情景。 (3)三唱,完整演唱。 师?这是一首谜语歌曲,在谜底没有揭示前,要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音量来演唱? 生:神秘,疑惑的表情,音量不要太高。 师:揭示谜底时又要用怎样的情绪,音量来演唱呢? 生:用肯定的语气,音量要比以前高一些。 (4)四唱,跟伴奏演唱。 | (设计意图:感受节奏特点,并掌握×0 ×0 ×0,唱出跳跃感) | |||||
四 | 体验情感表现歌曲 | 二声部合唱,出示完整乐谱。 (1)一听,听出合唱。 师:请你听一听,他们的演唱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什么演唱形式?生:合唱。 (2)二唱,“追尾”。 师:这里加八了“追尾”,使得这首歌听起来更神秘,更有趣味性,音量不要太高,似“回声”,你们能试一试吗?练唱,先唱谱再唱词。 (3)三听,两声部如何合作。 播放,师:他们两个声部是怎么进行衔接、合作的?师生讨论。 (4)四唱,师生合作。 提示一声部的附点二分音附要保持好时值,与二声部的轻巧形成对比。 (5)五唱,分组,生生合作。 (6)六唱,领唱齐唱。 师小结: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把老师带到了凉风轻拂,星空满天的夏夜,你们就像一只只可爱的萤火虫一闪一闪,漫天飞舞。 | 二声部接唱的旋律要用奇怪的口吻,更轻的音量来演唱,才能唱出趣味。 | |||||
五 | 拓展欣 赏 | 欣赏《萤火虫》 师:夏夜里,小小的萤火虫,可以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送一首《萤火虫》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象萤火虫一样,把关爱送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学生听赏,结束新课 | ||||||
板 书 设 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