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研究>>文章内容
三下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3-05-2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课题

认识几分之一P 64~65想想做做

­­­_1_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数学思考: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亲历探索过程,发展数学推理能力,抽象能力,从而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问题解决:根据所学知识的含义,初步理解并掌握解决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人机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享成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整体平均分的份数决定了这个分数单位(几分之一)

课前准备

师:课件、互动反馈系统、练习纸。生:12根小棒、水彩笔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修改

一、复习。

1、一个桃的1/4

猴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去春游,午餐的时候她拿出一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师:每只小猴分到的(学生指其中的一份)你能用一个我们学习过的数来表示吗?(1/4) 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把一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桃的1/4

再指每一份,让学生说分数。

同桌互相说一说1/4的含义。 集体说。

这里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1份。)

2、揭题。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可出示三上P98),知道了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分数。板题。

二、初步体验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1、认识一些桃的1/4。(物体相同,数量不同)

1)体验把一些桃看成一个整体:

师示情景图:一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吃的一点也不过瘾,都急着还要,猴妈妈拿出一些桃(4个桃是遮住的)平均分给4只小猴,不过要求他们先回答这个问题(出示:每只小猴(自己)可以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齐读)你会帮帮小猴吗?(注意说1个)

这些桃的数量不知道,能不能根据已学的分数的知识,来表示每只小猴分到这些桃的几分之几?怎么想?(把一些桃看作一个xx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还可以看成什么?

你们说的这个xx图形……就是代表这些桃的整体,可用一个圈来圈起来(媒体演示),别小看这个圈,当告诉我们这些桃有4个(媒体演示揭开布露出4个桃),它就能表示把这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现在你能表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吗?

请你在练习纸1幅图(4个桃没有圈),先圈一圈、分一分,再涂一涂(板书)

巡视指导,收集作业。

师:谁来说说该怎样分?结果怎样?指名边做边说。(白板或用展台)。

交流:不管知不知道有几个,都要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可以分得这些桃的1/4

2)如果是这些桃(8个)呢,你能表示出它的1/4吗?在练习纸第2幅图上表示。交流。

如果是这些(12个、20个)桃呢?更多的桃呢?(演示省略号)

第一次比较反思

你有什么发现?(桃的个数虽然不一样,每只小猴分得的都是这些桃的1/4,因为都是把这些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的是这样的1份,就是这些桃的1/4,跟桃的个数无关)

2、体验一些物体(其它)的1/4。(物体不同,数量相同)

如果平均分给4只小猴的不是桃,而是苹果(出示图),每只小猴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1/4)你是怎样想的?

换成这些饮料呢?还可以平均分什么?

第二次比较反思

你想到了什么?(虽然分的物体不同,但还都是表示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1份,就是这些物品的1/4,跟是什么物体无关)

3、认识一些物体的1/2(试一试)

帮小猴解决了问题,想继续接受挑战吗?出示图:如果把这些桃(4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

练习纸上先圈一圈、再分一分,涂一涂,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到1/2时,师问:为什么是1/2

第三次比较反思:(出示这两个图)同样都是把4个桃子平均分,为什么一个用1/4表示?一个用1/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子为什么都是1?(都是表示这样的一份)

你能表示这些桃(8个圆片)的1/2吗?怎样想的?

你能表示这些饮料的1/2吗?(出示:你能表示下面每幅图中物体的1/2吗?)

4、初步体会一些物体的1/n。(相当于练习题2

我们认识了一些物体的1/41/2你还能表示这些正方体(出示12个正方体)的几分之一? 先分一分、涂一涂,再交流。

小结:都是12个,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每份就表示不同的几分之一。追问:每份的个数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师:对于刚才的知识同学们学得怎样呢,下面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第3个用1/3表示,第4个用1/2表示?

师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含义。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3、选择题略(互动反馈)

1)下图(图略)中的每一份能用1/2表示的是( 

2)下图(图略)中的每一份不能用1/2表示的是( 

4、出示12根小棒。请你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1/3。学生交流结果。指名上台摆一摆。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进一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分,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巩固对“1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要看平均分成了几份,1份是多少个是由整体的数量决定的“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你有哪些收获?

不仅一个物体可以平均分,一些物体也能平均分,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再去找找生活中的分数。

 

原来引入分数是数量意义,现在学习的是关系意义,由于可以用整数表示结果,学生不习惯用分数表示。所以,让学生体验到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为此,呈现的一盘桃的个数遮住,来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把不知道具体数量的桃看作图形(物体)来平均分,使学生感受到代表这些桃的图形,就是把这些桃看作一个整体,可用一个圈圈起来,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到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重视操作,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形成认知升华。通过圈一圈、分一分、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以外显动作促进数学思考,把具体的感知上升为数学经验,逐步形成概念。

 

 

 

 

 

 

 

 

 

 

通过改变桃的数量、改换其它物体、变换平均分的份数三个层次的组织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体会到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跟物体的数量无关;跟组成一个整体的物体是何种物体无关;同样多个物体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得的结果表示的分数就不同。最后拓展到体会一个整体的1/n。通过这四个层次,使学生逐步形成对(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深入的体验和认识。

 

 

 

 

 

 

 

 

 

 

 

 

 

 

 

 

 

 

1题是直接应用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填空。第2题是根据指定的分数分一分再涂色表示,第3题通过四种不同的涂色表示方法来表示指定的分数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正反对比,进一步巩固“平均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第4题是开放题,通过拿出这堆小棒的1/21/3,进体会“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操作意义,进一步加深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也是学习的拓展,为下一课的学习作了铺垫。

认识几分之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