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研究>>文章内容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及评价表
发布时间:2013-01-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黄海龙

 

 

焦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焦溪小学
姓名
戴龙新
班级
六(3
学科
科学
时间
2012/9/28
总分
90
课题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分值
教学目标
8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8
8
6
4
2
8
教学内容
8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8
8
6
4
2
8
教学策略与
方法
 
38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8
8
6
5
4
7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8
8
6
5
4
7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12
12
10
8
5
9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10
10
8
6
4
9
教学
效果
22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10
10
8
6
4
10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2
12
10
8
6
11
教师
素养
24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教材资源有深度的挖掘、整体的把握、恰当的处理。
8
8
6
4
2
6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教学机智,能恰当的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6
6
5
4
3
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6
6
5
4
3
6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4
4
3
2
1
4
简评
1、让学生动手实践,亲历探究体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生见到显微镜,都很好奇,自己动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骨细胞,让他们亲眼目睹了奇妙的微观世界,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道路的大门。
2、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模拟科学画面,成功突破教学难点,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戴老师把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场景用视频模拟再现于荧屏上,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3、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组员签名
韩卫平、黄海龙、颜建军、陈成
教研组长签名
黄海龙
教导主任签名
庄彩华
                         
 

 

 

课题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_1课时
主备人
戴龙新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知识与技能
●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难点: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课前
准备
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修改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谈话:在小时候,我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
2.学生自由交流。
3.提问: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
4.学生思考、推测。
5、小结:细胞是生命体的微小结构,它们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二、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的特点。
1、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细胞。(观看P11页上的细胞图)
2、交流:谁来说说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点。
3、小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二、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
1、师:大家想亲眼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吗?
2.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
3.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
4.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生命世界?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7.学生汇报。
 
8.教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知道了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三、指导学生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
1.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2.教师谈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页上的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5.学生认识不同形状、大小和功能的细胞。
(如红血球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等)
四、拓展活动: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
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当病菌被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
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
(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
3.各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表演给全班同学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细胞:    大小
形状
功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