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2-0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未知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用分数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景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描述可能性过渡到定量刻画,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的体验。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中有得有失,反思如下。
1、层层递进,迁移提升,注重本质的理解。
创设有效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课始呈现“乒乓球比赛时争夺发球权的”的现实场景,组织学生讨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用学生熟悉的“猜球”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凭生活经验会用1/2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但教学没有停留在学生已有的认识,而是引导学生去触及数学的本质,理解“为什么是1/2”。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推理过程,加深了用几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实质意义。再如教学例2时,让学生思考“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想的?”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应用熟悉的旧知识解决问题。旨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由于与新问题有关的旧知识比较多,解决问题的背景很宽,因此,学生联系的知识多样,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多样,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了用几分之几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为教学生成很多有价值的资源。
2、深层挖掘,形式多样,关注活动的有效。
本课教学内容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每一部分我们都能发现它蕴涵着较深的内容。教学需要数学思考,因此我一题多用,提升每一个题目的思考价值。如:我对“试一试”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进行了有效拓展,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了从袋子里有一个红球一个黄球、到一个红球一个黄球一个绿球,升华到让学生自己放球,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6,利用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直观经验,通过引导,触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每一种条件下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又如教学例2时采用低起点、小步伐,让学生在迁移中提高,先教学摸一张牌、到一类牌,通过改变牌的总张数让学生通过迁移,自己提问并解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解决新颖的问题。
3、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提高应用的意识。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在口袋里摸球、桌面上摸牌、抛小正方体、旋转转盘等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乐学,善学,并不断地接受挑战。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对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有意义的接受用分数学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当然,学习情境还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因此,我设计了快乐大转盘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猜猜一等奖在什么区域?预测一下,可能有几次停在红色区域。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判断、预测、解决问题,逐步加深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实际意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本课教学过程总体流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过程中,我关注了课堂上的语言评价,但是评价的语言贫乏,评价形式单一,一些细节方面还存在随意性,这些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关注课堂的原生态,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传输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与对话,才能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由重教师的作用转变为重学生的体验,由重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
|
文章录入:liangmin 责任编辑:liangmin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