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生活垃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180000千克 180吨
月 5400000千克 5400吨
年 65700000千克 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提示:加上宾馆、饭店以及大大小小的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一年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二、观看图片 : (问一问)
师:下面老师想请大家看几幅特殊的图片:(出示投影片,边出示图片边讲解。)
师:(图片 1)大家先来看这幅图片,好好的一条繁华街道,怎么就当街堆起了一座“垃圾墙”呢?路上的行人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只能是“望墙止步”了。
(图片 2)大家再来看这幅图片,你喜欢旅游吗?如今出门旅游可是要选好地方,要不一路上尽收眼底的除了秀美的风景外,可能还有成堆的各色垃圾,你说是不是会让人感 到大煞风景呢。
(图片 3)其实不高兴的还有这位王大妈,以前每到夏天是她们小区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家在树荫下乘凉说话,别提有多开心了。可是如今这里却变成一个垃圾场,刺鼻的臭 味儿让她每次经过这里都恨不得插翅飞过去。
(图片 4)还有这些白花花的快餐盒、成堆的废电池、医院里的有毒针管,就连工业上的废砂石也跑到居民垃圾箱里了。
师:这样的图片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人类每时每刻都在制造着垃圾,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咱们同学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自由提问。
生 1:这么多的生活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垃圾的来源)
生 2:这些垃圾最后都弄到哪里去了?(垃圾的处理)
生 3:什么是白色污染?它都有哪些危害?(垃圾的危害) 生 4: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垃圾的分类)
生 5:废电池有什么危害?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师:同学们一口气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咱们同学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出示几个问题。)
2、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一个点,进行简单的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下面咱们大家就一起来看一看,应该如何制定活动方案。(看方案表格)
(一)确定研究的问题;(二)活动的目的;(三)活动的过程或我们的设想;(四)期望的效果
指导:研究的问题指什么呢?比如看样板。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你们小组的问题来进行方案的设计。老师要看一看哪一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最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待会我们就来进行一下交流。下面开始行动!
3、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四、联系实际:(说一说)
1、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2、“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五、总结
垃圾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六(3)同学已经行动起来,请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活动,相信通过活动你们一定会有根多的收获。期待你们的精彩
2、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2年10月25日)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碟吃掉。(来源:《北京青年报》2002年10月22日)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 动]“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六(3)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