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研究>>文章内容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2-01-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slq

 

 班级:六(2                            执教者:盛莉青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会比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不同点

2 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原地运球能力,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3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练习,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我,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球的控制能力             难点控球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现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1 开课常规

2.准备活动

3.熟悉球性

4.比一比谁拍球的方法多。

1.师生问好,教谈话导入课题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2.哨音指挥

3.教师也做熟悉球性。

4.组织学生分散进行自主拍球练习。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学生绕篮球场边线携球慢跑。

3.死球拍活、绕球、地滚球、绕“8”字球。

4.分散按要求进行练

 

四列横队:

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

◇◇◇◇◇

◇◇◇◇◇

    

 

 

 

 

 

 

 

 

 

 

 

 

 

1、原地运球

动作要领(儿歌)

两腿稍分开,

膝盖弯一弯,

手腕要灵活,

把球往下拍,

要想和球做朋友,

掌心坚决不碰球!

重点:掌握运球的部位

难点:手控球能力

1请两名学生示范两种拍球的方法进行对比。

2教师复习原地运球动作要领进一步明确用指关节以上部位接触球的正上方。

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4组织游戏:运球报数。

5组织游戏守住阵地。

6组织游戏看谁拍的快。

7游戏高人、矮人。

 

1认真听讲注意观察思考。

2认真听老师讲解明确正确的运球部位。

3集体练习原地运球。

4眼睛不看球进行原地运球。

5在规定时间内定运球不移动。

6原地低运球规定运球的个数比谁用的时间短。

7原地高运球和低运球练习。

 

要求:

两腿分开,膝盖弯曲,手腕灵活,把球往下拍,掌心不碰球。

 

 

2、行进间运球

动作要领:指关节以上部位按拍球的后上方。

重点:掌握运球的部位

难点:手控球能力,手和脚的协调配合。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方法:每人手持一球,游戏开始进甲同学背对大家,当老狼在前面运球前进,其他同学运球紧随其后,后面的同学齐声喊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答几点钟经若干次后当老师喊到六点时,老狼转身向后追拍他同学,其他学生向预设的(罚球区)家中跑去,当跑到中则安全了。

1教师讲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2组织游戏让球走起来。

3组织学生行进间运球练习。

4组织游戏:找朋友

5组织游戏:合作运球

6组织游戏:直线曲线运球

7组织游戏:运球接力

 

1.教师讲解方法与规则。

 

 

2.一组学生示范。

 

 

3.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4.小结游戏情况。

1认真听讲,积极动脑。

2边走边运球。

3体验正确行进间运球动作。

4行进间运球和好朋友握手。

5两三人一组合作运球。

6小组合作运球。

7多人合作运球。

 

 

1.认真听教师讲解。

 

 

 

2.注意同学示范。

 

 

3.各组由小队长组织进行游戏。

要求:指关节以上部位按拍球的后上方。

 

 

 

 

1 放松舞蹈《秧歌扭起来》。

2 整队小结本课。

3 布置课后作业。

4 收还器木才。

5 师生再见。

1.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

进行放松

2.整队小结本课。

3.布置课后作业。

4.教师回收器木才。

5.宣布下课。

1.学生自由站位随教师做扭秧歌动作。

2.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3.协助教师回收器木才。

4师生再见。

 

 

   

★★★★★★

★★★★★★

★★★★★★

★★★★★★

器材

实心球若干、废饮料瓶若干

 

篮球运球教学反思:

篮球运动,一直都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在此我担任的是六年级体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并能通过已学知识技能进行自主创新,付诸实践。本课在依据《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思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主要是根据兴趣来定的,对于他们喜欢的课程他们会乐于学习。而对于他们不喜欢的课程他们则表现得毫无兴趣。教学前我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多种有 趣、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练习。在进入激发兴趣后,自由形式尝试进行拍球活动,在练习中互相学习和探究。看那些同学拍球的方法多。让更多的同学在学习新知前有了更好的复习。掌握技能后通过同学之间互相指导、帮助,培养了合作、探究、团结、竞争的精神,对运球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将技能穿插在游戏中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既做到了以玩促学、以趣带学,也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真正的体验到了体育的兴趣,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从整堂课来看上得还可以,但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机应变能力还不够、肢体语言不够自然,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和多向老教师学习经验,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焦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武进区焦溪小学

姓名

盛莉青

班级

六(2

学科

体育

时间

20111123

总分

92

课题

篮球运球

     

分值

教学目标

8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8

8

6

4

2

8

教学内容

8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8

8

6

4

2

8

教学策略与

方法

 

38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8

8

6

5

4

8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8

8

6

5

4

8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12

12

10

8

5

10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10

10

8

6

4

10

教学

效果

22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10

10

8

6

4

8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2

12

10

8

6

12

教师

素养

24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教材资源有深度的挖掘、整体的把握、恰当的处理。

8

8

6

4

2

6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教学机智,能恰当的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6

6

5

4

3

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6

6

5

4

3

5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4

4

3

2

1

4

简评

教师能从玩球打开突破口,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通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游戏让学生体会不同形式运球的方法,通过新颖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在课堂上始终围绕球的练习和游戏,共同营造一种轻松愉悦、民主和谐、探究创新的教学氛围,学生从而自觉主动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增进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