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小学体育与健康公开课教案 |
||||
班级 :一(3)班 教者:李晓燕 时间:2011.11 |
||||
教学内容:有趣的书包——立定跳远 |
||||
教学 目标 水平 (一) |
运动参与:巧用器材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活动。 |
|||
运动技能:掌握双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跃起的动作。 |
||||
身体素质:发展腿部力量及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 |
||||
心理健康: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
||||
重点、难点 |
双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跃起 落地稳而远 |
|||
教学程 序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要求 |
活动情 绪 激发兴 趣 |
1、课堂常规 2、热身活动:学做解放军,行动听指挥 |
1、课前准备器材、场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师生共做:学做解放军 |
1、整队集合。 2、背着书包豪情满怀地边听歌曲边做动作 3、跟随老师练习,一切行动听指挥。 |
1、整队成四路纵队 2、练习成长方形。 |
发展能 力 合作探 究 |
1、书包操 2、玩书包 3、美丽的祖国 |
1、师生共做书包操 2、口令提示领做 3、启发学生思考:书包可以怎么玩,鼓励学生做一做。 4、指名表演,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力,并将课题引到跳跃上来。 5、鼓励结伴练习。 6、启发学生说说练习体会,并表演。 7、讲解示范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并跳过三个书包。 8、鼓励部分学生三人一组,每人跳过三个书包的距离。 9、组织评比,争当跳跃大王 1、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指导学生分组摆图案。 3、启发学生观察图案。 4、评选最佳设计师 |
1、跟老师练习书包操。 2、积极思考,尝试练习。 3、尝试练习跳书包。 4、两人一组将书包前后摆放,两人轮流一次跳过两个书包。 5、踊跃发言,积极展示。 6、仔细观察,惊叹之余想亲身体验。 7、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练习距离。 8、勇于竞争,大胆展示。 1、听清要求 2、在小组长带领下将书包摆好。 3、小小设计师:欣赏所摆图案,发现其奥妙(像一朵花)。 |
组织:图形 站在长方形上 要求:动作整齐到位 蹬伸有力、上下肢协调配合 |
稳定情 绪 恢复身 心 |
1、放松:播放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带领学生围着“花”跳舞。 2、小结 |
1、教师示范领做。学生跟随音乐尽情表演,可自创动作。 2、小结本课,表扬优秀学生。 3、布置作业。 |
1、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练习。 2、积极参与对话,大胆说出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 3、归还器材、师生再见。 |
组织:散点站立 要求:尽量放松。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学习,让学生体会健康快乐体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脑里有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讲解示范中,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以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练习,真正体会技术动作,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通过跳书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的能力。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巧用器材,用书包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以其作为标志物和丈量物,使学生在一跃跳过越来越多的书包的成功体验中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内驱力。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且好动、好玩、在教学组织和纪律方面有待加强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焦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
武进区焦溪小学 |
姓名 |
李晓燕 |
班级 |
一(3) |
|||||
学科 |
体育 |
时间 |
2011、11、10 |
总分 |
93 |
|||||
课题 |
有趣的书包——立定跳远 |
等 级 |
得 分 |
|||||||
评 价 指 标 |
分值 |
优 |
良 |
中 |
差 |
|||||
教学目标 8分 |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
8 |
8 |
6 |
4 |
2 |
8 |
|||
教学内容 8分 |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
8 |
8 |
6 |
4 |
2 |
7 |
|||
教学策略与 方法 38分 |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
8 |
8 |
6 |
5 |
4 |
8 |
|||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
8 |
8 |
6 |
5 |
4 |
8 |
||||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
12 |
12 |
10 |
8 |
5 |
10 |
||||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
10 |
10 |
8 |
6 |
4 |
9 |
||||
教学 效果 22分 |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
10 |
10 |
8 |
6 |
4 |
8 |
|||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
12 |
12 |
10 |
8 |
6 |
12 |
||||
教师 素养 24分 |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教材资源有深度的挖掘、整体的把握、恰当的处理。 |
8 |
8 |
6 |
4 |
2 |
7 |
|||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教学机智,能恰当的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
6 |
6 |
5 |
4 |
3 |
6 |
||||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
6 |
6 |
5 |
4 |
3 |
6 |
||||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
4 |
4 |
3 |
2 |
1 |
6 |
||||
简评 |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案,教学过程手段多样,教学内容有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获得相应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教学效果较好。如果在讲解分解动作要领时更细致些,动作示范更多些,学生练习更扎实些,学生掌握要领会更快,教学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