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三(2) 执教者:陈文娟
教 学 目 标 |
认知目标 |
使全体学生了解助跑起跳与过杆的动作要领和游戏的方法。 |
||||
技能目标 |
初步学会助跑与起跳动作;发展学生的弹跳,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 |
|||||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克服困难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能刻苦锻炼,并在练习中获得体验和满足。 |
|||||
结 构 |
时间 |
课的内容 (重、难点) |
组织、教法与学法 |
运动负荷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次数 |
强 度 |
|||
收心引趣 |
2 |
一.体育委员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四.提出上课要求 |
1.观察队形,检查常规 2.宣布课的内容 |
1.队形:成六列横队 2.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3.向老师问好 4.明确学习内容及要求 |
1 |
小 |
愉悦身 心 |
6 |
一.准备活动 小游戏:学做小海军、猜拳和找朋友二.准备操 |
1、组织队形(成正方形) 2、启发学生自创动作 ①头部运动;②肩部运动;③体转运动;④踢腿运动;⑤腹背运动;⑥原地提踵;⑦原地纵跳 |
1.队形: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 |
1 |
中 |
育心强体 |
26 |
一.跨越式跳高 要求: 1、斜线助跑逐渐加快起跳,并蹬伸髋、膝、踝关节 2、摆动腿过竿稍内旋; 3、落地时屈膝要缓冲。 重点:踏跳过竿 难点:蹬伸髋、膝、踝关节 二、游戏:小小消防员 2.个人尝试动作. 3.分组比赛 |
一:1、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来跨越皮筋呢? 2、讲评后并指名一学生示范后导入课。 3、出示挂图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4、强调用力蹬地起跳。(以拍球反弹原理来强调。) 注意:踏跳腿着地时先脚跟着地,再过度到前脚掌,并蹬直踏跳腿。 5、每人表演一次。(让学生体现出表演的欲望。) 6、跳高大比拼。(比一比谁是小组第一名) 7、讲评 二:游戏 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指导学生尝试游戏 3、组织比赛 |
1、每人尝试一次。 (要求:尽量要与前一个同学的动作要不一样。并注意要等前一名学生跳过后排到队伍后才能开始。) 2.一学生示范,并请学生说出这个动作的名称。 3、学生在各练习场地视听老师讲解示范,并尝试练习。 4、再次练习。(师巡回指导) 5、每组表演的时候并统计一下不碰皮筋的人数。(让他们体验一下成功的感觉。) 6、每组自由练习并进行大比拼。 7、与教师一起进行自评和互评。 1、 学生认真听讲 2、 学生尝试练习一次 3、 各组进行比赛 |
1 1 5 5 1 3 |
小 大 中 |
恢复身心 |
4 |
一、放松操 利用手中的球分四小组摆造型“2008”。 二、小结本课内容 三、师生再见 四、归还器材 |
1、在音乐下进行放松。 2、提问: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那些本领? 3、布置课外作业 4、向学生再见 |
1.队形:四小组散点 2.学生随意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3.课外作业:纵叉 向客人教师说再见 |
|
小 |
课后反思:
这两周我给学生上了跨越式跳高,这个单元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比较有难度的内容,但小学生对跳高技术动作却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具有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心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我将这一单元课作简单反思如下。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如果一上来就让学生直接机械的练习过杆,那样学生学起来就比较枯燥乏味。因此跨越式跳高教学第一步,应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首先,我用游戏“跳栏栅”来激发学生兴趣,让两个学生面对面坐下用脚打成“栏栅”让学生依次跳过(必须是单脚起跳),接着,我利用皮筋来让学生进跳高,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同学依次跨过。皮筋的高度由低到高,让学生主动参与。能顺利跳过皮筋的继续,不能过的就到另外的一组练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超越自己、超越高度。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很自然地分成了两组,一组在继续跳越新的高度,另一组在动脑筋想办法怎样才能过。而此时我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后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然后,我将学生分成两组,优秀生平均分到各组,让他们带领其他同学练习。让学生们自己互帮互学,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同学们在愉快的环境中相互矫正、相互评价,掌握技术技能。最后,让学生要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对本堂课的认知能力。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跨越式跳高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我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如“跳高还有其它姿式,这些姿势的动作要领有哪些,下节课你们要告诉我”,“如何提高你的跳高成绩”等等,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学生在很自然的情景中学到了跨越式跳高技术。促进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兴趣,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探索,我始终处在组织、引导和促进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焦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
武进区焦溪小学 |
姓名 |
陈文娟 |
班级 |
三(2) |
|||||||
学科 |
体育 |
时间 |
20011、5、18 |
总分 |
92 |
|||||||
课题 |
跨越式跳高*游戏 |
等 级 |
得 分 |
|||||||||
评 价 指 标 |
分值 |
优 |
良 |
中 |
差 |
|||||||
教学目标 8分 |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
8 |
8 |
6 |
4 |
2 |
8 |
|||||
教学内容 8分 |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
8 |
8 |
6 |
4 |
2 |
6 |
|||||
教学策略与 方法 38分 |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
8 |
8 |
6 |
5 |
4 |
6 |
|||||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
8 |
8 |
6 |
5 |
4 |
8 |
||||||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
12 |
12 |
10 |
8 |
5 |
12 |
||||||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
10 |
10 |
8 |
6 |
4 |
10 |
||||||
教学 效果 22分 |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
10 |
10 |
8 |
6 |
4 |
8 |
|||||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
12 |
12 |
10 |
8 |
6 |
12 |
||||||
教师 素养 24分 |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教材资源有深度的挖掘、整体的把握、恰当的处理。 |
8 |
8 |
6 |
4 |
2 |
6 |
|||||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教学机智,能恰当的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
6 |
6 |
5 |
4 |
3 |
6 |
||||||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
6 |
6 |
5 |
4 |
3 |
6 |
||||||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
4 |
4 |
3 |
2 |
1 |
4 |
||||||
简评 |
本课创设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情境,以丰富的教学资料和形式,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得到更多观察和思考的机会、体验和表现的机会、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课堂中学生发散思维强烈,小组合作氛围浓厚。 通过展示学习成果、参加小组比赛、相互学习评价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学习成果、使之对民间体育活动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获得充分的心理愉悦。 |
|||||||||||
组员签名 |
诸建均、刘金平、盛莉青 |
教研组长签名 |
盛莉青 |
|||||||||
教导主任签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