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校本教研>>课堂研究>>文章内容
《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1-06-2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slq

小学六年级实心球教学设计

 

    班级:六(2                        执教者: 汪中华   

教材

一、投掷: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1千克)

二、游戏:圈篮球

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技能:能做出全身用力向前、向后抛实心球动作;

情感:乐于重复练习,能听指挥,守纪律;

负荷:发展协调用力的能力。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负荷

一、检查人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

3、素质练习

1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接受汇报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教师指挥,口令

 

1、体育委员组织整队并报告人数;

1、要求:精神饱满、队形整齐

2、练习:

原地高抬腿跑8

立卧撑20

 

 

 

 

 

 

 

一、投掷: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1千克)

 

重点:掌握全身用力的动作要领;

 

难点:出手时机的掌握

 

 

 

 

 

 

二、游戏:圈篮球

 

重点:体验配合在集体项目中的作用。

 

 

一、组织:两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1、布置进行专门练习。

2、教师讲解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

3、教师进行动作示范;

4分组练习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规定抛、捡球的信号,注意安全)

 

 

二、组织: 1-X报数后同一数分在一组。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配合和战术练习;

3、开始游戏

1、学生进行专门练习;

2、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

3、积极进行练习;

4、仔细体会,积极提高;

 

 

 

 

 

 

 

1、报数(根据各班情况进行)

2、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

3、认真进行战术配合的练习;

4、认真进行游戏

 

 

 

 

 

 

   

 

 

 

 

 

 

 

 

 

 

 

 

 

 

 

 

 

 

 

 

 

 

 

 

中上

1、放松、整理活动;

2、总结;

3、归还器材;

4、宣布下课。

1、组织:四列横队

2、教师组织安排放松内容;

3、指出本课的好人好事;

4、安排课后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体会;

2、学生练习

3、课后练习:

复习手推实心球动作。

 

 

 

 

 

 

 

 

课后教学反思:

    实心球技术包括接球、引球、发力结束三个阶段,在整个投掷技术中,每个动作之间都应该是连贯的。教学中我们把此技术分为:预备姿势,发力出手,发力结束三个阶段。发力阶段包括两个环节:(1)用力顺序:后脚蹬送髋收腹展胸送肩挥臂甩腕。2、出手角度,45度是最佳的投掷出手角度。

    在教学中学生的易犯错误有:1、学生在投掷时用不上腰腹的力量,单纯用双臂的力量或原地跳起撂腿出手。2、投掷时出手角度太小,出手高度低。

    在纠正这些错误时首先要注意学生情绪,培养学生敢于面对错误的勇气和魄力。

   1)语言讲解,动作示范。建立学生动作意识,分解观看录像资料。

   2)纠正指导,首先使学生明确用力顺序,其次指导学生怎样在练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适宜上步,抬头,后仰、引、形成满弓状态,。在这个纠正过程中通过学生两两协作,背背,体会满弓状态,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同时延用一帮一的一人拖其手,一人脚上用力蹬伸方式,反复练习蹬地、收腹,体会逐级用力,力的层层传递,发展学生的蹬地发力能力,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同时也由于此练习的枯燥性,使得学生的耐心也得到了发展。另外在练习中,动作不充分的学生也可由学生自己监督、评比,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拼搏精神。

   3)完整练习。完整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动作脱节,影响球的最终用力。在教学中应将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结合使用,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使学生能将所学所练的蹬地、满弓等技术动作,有效结合并充分发挥各动作的用力效果,能将力不间断的传到球上。

     2、出手角度,初学的学生有很大意部分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投掷时低着头,把球往地上砸。虽说对还没充分接触物理的学生讲出手角度,他们又可能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首先还是要让学生了解上45度是最佳的投掷出手角度。在练习中,在前置脚前方1米手腕高度(手臂上举)处放置一标志杆。要求将球投掷高度超过标志杆,但是学生双手不能碰触标志杆,使学生建立清晰而具体的空间感觉。

焦溪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武进区焦溪小学

姓名

汪中华

班级

六(2

学科

体育

时间

2011420

总分

90

课题

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

     

分值

教学目标

8

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

8

8

6

4

2

8

教学内容

8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8

8

6

4

2

6

教学策略与

方法

 

38

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8

8

6

5

4

6

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8

8

6

5

4

8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12

12

10

8

5

12

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10

10

8

6

4

10

教学

效果

22

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10

10

8

6

4

8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2

12

10

8

6

12

教师

素养

24

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教材资源有深度的挖掘、整体的把握、恰当的处理。

8

8

6

4

2

6

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富有教学机智,能恰当的利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

6

6

5

4

3

5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6

6

5

4

3

5

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4

4

3

2

1

4

简评

汪老师这节课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器材简单,在新授课时,教师不是让学生直接投掷轻物,而是给学生一段自由发展空间。教师则是在一旁加强引导、启发,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练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练习方法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象和不受拘束的创造。而这无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通过对各种练习方法的展示和评价,加之教师及时指出其是否合理、科学以及它的价值所在。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上、下肢力量,更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见意:教师在指点动作要领上还应更加清楚,把向前和向后抛的不同之处把它重点指出来。

组员签名

诸建均、刘金平、陈文娟、盛莉青

教研组长签名

盛莉青

教导主任签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