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文章内容
《春天在哪里》教材研读
发布时间:2010-05-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教材研读

班级

二(4)班

学科

语文

解读人

顾冬秀

时间

2010320

解读

内容

春天在哪里

学情分析

学生对校园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往往不会去关注细节。春天在他们的概念里还只是小草绿了,桃花开了。却很少有学生会仔细观察花草树木,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学生寻找春天的方式可能也会比较单一,就是用眼睛去观察发现。其实,春天不仅是可看见,还可以用耳朵去倾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

我的

解读

    备课时我是这样思考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会欣赏春天的景色,激发学生爱春天、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怀。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观察的方法: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机灵的耳朵去倾听,用灵敏的鼻子去闻一闻,用心灵和身体去感受。

    在教学时,我想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身边出发。先以一首《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导入,调动学生寻找春天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跟着摄像头先在他们主要的学习场所——校园里寻找春天。学生对校园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往往不会去关注细节。春天在他们的概念里还只是小草绿了,桃花开了。却很少有学生会仔细观察黄杨、月季、桂树上长出的新叶,更别说那土壤上的变化了。所以我准备在拍摄时,把镜头拉的近一些,停留的时间长一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希望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会有更多,更细致的发现。

春天不仅来到了我们学校,还来到了山坡上,田野里,小路边,小朋友家的门前屋后……所以我想教学时我应该注意将课内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课前自己去寻找发现春天的足迹,然后在课上交流。在此基础上我再通过呈现我寻找到的家乡春天画面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让学生感觉到春天多么美好,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激发它们热爱春天的情感。当学生被这大好的春光深深地吸引住时,我想他们一定能很想表达,那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吟诗,写诗,唱歌。希望通过这堂课的熏陶,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美好春光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