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察与思考
2010年12月15日(第16周)
班级
|
三(1)
|
学科
|
语文
|
教师
|
李春英
|
|
教学内容
|
19、航天飞机
|
|||||
教学片断实录或观察记录
|
师:(播放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飞翔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着。
师:从哪儿看出它很自在?
生:它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一会儿翻筋斗, 怎样飞就怎样飞。
师:是呀,这架飞机多么地自由,多么地自在呀!如果你就是这架飞机,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一定会很得意。
生:我一定会觉得很骄傲,因为我能和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师:你能把当时洋洋自得的心情读出来吗?(出示第一自然段)
|
|||||
评
析
|
多媒体能为学生朗读创设良好的氛围——生动有趣的画面,和谐摹声的配乐,再加上教师娓娓道来的导语,都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情感。朗读,有感情的诵读,反复感知课文内容,加深理解,使学生从有感情的朗读所创设的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去受到审美素质教育。
我觉得我在教学《航天飞机》第一自然段时。有效借助媒体,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我先显示飞机在蓝天做着各种动作的画面,再配以飞机飞行时独特的声响。在隆隆的乐声中,师述:“你们现在就是这架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的飞机,请把当时洋洋自得的感觉读出来,好吗?”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朗读时那悠然自得的神情,俨然是一架架得意的小飞机。
另外,课文中出现了这句话“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释放”和“回收”卫星,大部分学生都能没能亲眼目睹。我在介绍航天飞机的作用时,就让他们在上通过多媒体领略一番:航天飞机缓缓从机身放出卫星又收回卫星。随着几声惊呼,学生对航天飞机神奇本领的叹服写满 了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