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读书交流】《夏山学校》读后感
偶得《夏山学校》一书,就被它独特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别有创意的“夏山学校”四个大字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这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怎能如此自由、如此开心呢?
带着好奇我漫步在美丽的夏山学校,感受着她博大的爱与自由,感受着教育内容之大,边读边悟,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教育主张,想起陶行知先生的 “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再想想自己的教育实践,猛然发觉原来我对教育的理解是这么的肤浅。
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他们拥有自我管理权,他们拥有尊重,他们拥有独自思考和醒悟的时间和空间。夏山是以民主方式自治的学校,一切有关集体和生活的事情,包括对违规者的惩罚都是由星期六晚上的学校大会投票处理,不论年龄长幼,每位教职员和孩子都只有一票之权,一个七岁孩子的一票和校长的一票有同样的效力。是啊,自由并非放纵,它的前提是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所以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夏山学校的学生是永远受到尊重的。老师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夏山学校的“尊重”的概念是比较全面、人性的。尼尔主张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互尊重,无论男女老少,更无论所谓的贫贱富贵了。夏山学校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喜好和成长程度,哪怕这个孩子什么喜好也没有。在夏山,学生甚至可以选择上课还是不上课。夏山的学生破坏了老师的东西要赔偿,同样老师破坏了学生的东西也要赔偿。校长经常鼓舞大家用爱,真诚,尊重,来化解孩子的疑虑与暴燥。校长经常教导学生们想到自己时,也要想到別人;也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喜爱自己,也喜爱別人。人人平等,人人相互尊重,是夏山学校一切成功的品质基础和保障。
夏山学校的学生是没有恐惧意识的。一个孩子在恐惧的气氛笼罩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的。父母和老师唯有把自己放在与孩子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他们的种种情感,去尊重他们的各种想法、行为和情绪时,去感受他们的悲伤,快乐他们的快乐,孩子才不会惧怕我们,才愿意把我们当他们的朋友,生出他们的安全感来。他们也才可能自由地探索和发展,并在心中自然生长出规则来。
夏山学校的学生是幸福的。“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尼尔先生创办夏山学校,就是本着这种爱的理念,他鼓舞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热爱別人的生命;他对小孩深具爱心与信心,“孩子们的幸福与快乐的程度全靠我们给他的爱和赞许而定。小孩对爱和赞许的需要远超过对知识的需要。”夏山学校主张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边。跟孩子们站在一边,就是给孩子爱,那并不是一种占有的爱,也不是一种不讲理智的爱,而是一种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也赞同他一切行为的爱。
“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耳熟能详的教育誓言几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说上许多,但是在读《夏山学校》一书时,没有一个“爱”字,却在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博大的爱!读着这些文字,头脑中浮现着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画面,感动于尼尔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窗外,雪花飘扬,我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夏山学校,又好像听到了神圣的使命在召唤。感谢尼尔,感谢夏山学校,让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被教育温暖着、感动着。夏山学校的爱与自由的巨大魅力吸引着我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去探寻,去领悟教育的真谛!就像尼尔所说“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
追求自由的教育,创造幸福的人生,这是美丽的夏山学校给与我的最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