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教师成长>>培训学习>>文章内容
【推荐阅读】十个习惯让教师更幸福
发布时间:2015-01-1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读后更觉有收获,其中观点都与我产生共鸣,所以我推荐给你们学习分享。分享给同事们的文章、好书是一种福利,假如我自己读了,用剪刀减下来自己留着,只有我自己知道,你或许没有发现这篇好文,所以我有义务和同事们共同学习,共同幸福,这是我多年来的一贯追求。请全体教师传看,或许有所帮助。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幸福呢?我想,不妨试着去养成以下习惯,在习惯的养成中让自己少些压力,多份轻松;少份焦虑,多点思路;少点自我,多份分担……

1、交流

和家人闲谈是交流,给孩子一个拥抱是交流,和学生谈心是交流,批改作业也是交流……交流的过程不仅是表达和听取,还有情感的投入和互动,清晰的表达加上积极的情感投入带来的往往是彼此关系的推进,轻松的体验,愉悦的心境。如今,博客也是教师可用的一个重要交流手段,把自己工作中的所思,所悟和所感与同行们交流,互相启发,彼此学习,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博客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当然,有机会参加座谈,或者和朋友小聚,也是教师在生活中交流的一部分。

2、尊重每一个人

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尤其是来自教师的尊重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让其能够更好地规范、调整自身的言行举止。此外,在也同事、领导的相处中,也是如此。无论对方阅历深厚还是初出茅庐;无论对方言行“符我心意”还是“微词颇多”,我们都应该尊重对方。

尊重,首先表现为尊重人格,遇到问题对事不对人,不要因为某件事而否定整个人;其次,要尊重个性,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特点的,只要它不伤害社会、他人和自己,就是应该被尊重的;再其次,要尊重彼此的空间,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不能要求对方向你完全透明。

3、读书

读书,既是我们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也是成长的一种途径。当我们沉醉其中时,内心就容易沉静下来。当我们养成习惯之后,读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很多领域我们都可以涉及,当然,读几本浅显易懂的心理应用方面的书也是让人受益的。

4、童心和微笑

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也失去了童心,尤其是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更容易“一本正经”。其实,留份童心给生活,留点童心给自己,带着兴趣看学生,带着单纯看问题,不仅会让自己在生活中多份轻松,也是会让自己在工作中少份压力。

与学生在相处中,一个微笑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与同事的相处中,一个微笑能够表达友好与支持;与家人的相处中,一个微笑能让家人感到快乐和幸福、、、、、、让微笑成为一种习惯,把微笑送给家人,送给同事,送给学生,也送给自己。

5、运动

对于我们来讲,运动不仅意味着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还意味着压力的适度宣泄和放松。作为教师,每天要坚持半个小时的运动,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减轻压力。

6、记录和积累

把工作和生活中好的想法,做法记录下来,适当的时候加以整理就会成为经验的总结,

甚至日积月累将来能出自己的一本专著。同时,教育教学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当经验越积越多的时候,我们自身教育教学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记录和积累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自己价值的过程,是成功体验积累的过程。

7、纪念美好

纪念美好,就是把自己经历、体验过的幸福、温暖、感动等积极、正面的东西放在心里,摆在面前。记住并时常想想生活中那些幸福、温暖、感动的东西,我们的内心会更沉静一些,我们内心的力量会更多一些,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也会更好一些。

8、请教与反思

请教,是就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向别人求教。在求教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所需的知识,对方感觉到被尊重和需要。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智慧的人在遇到问题或者犯错之后能够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得失,查找原因,不断成长。作为教师,无论是在学生教育还是教学中,反思都是我们成长的一种力量。反思可以让我们避免“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可以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力量,获得成长。

9、暂停

作为教师,生活工作中难免也会遇到让自己生气、上火的情境。此时如果任由情绪爆发显然是不合适的,与于自己的身心无益。此时,我们不妨让自己暂停,稳稳心,定定神,然后再来看看遇到的问题和情境。因为,无论遇到了什么,发火和生气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冷静、理智而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暂停就是在遇到事情时不要急于做出分析、判断和反应,尤其是在自己极度愤怒时,稳稳情绪,带着理性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10、            退出角色

 

对我们而言,教师只是一个角色,我们可能习惯了从这个角色去看、去说、去做。面对学生、家长,校内校外都是如此。但是,面对孩子,我们是爸爸或妈妈;面对爱人,我们是丈夫或妻子;面对学生时,我们虽然是老师,可是如果我们仅仅是老师,恐怕并不十分合适。所以,教师不是我们的本质,我们的本质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退出教师的角色,我们会生活得更轻松、更真实、更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