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手共建文明城,心连心同做文明人
——焦溪小学“创建文明城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建设更加文明、更加健康、更加自豪和更加幸福的新常州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指导意见》,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提高广大家长文明素质为目标,在全校开展“手牵手共建文明城,心连心同做文明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影响家庭、社会环境,大力营造文明共建的良好氛围,为推进“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做出新贡献。
二、活动主题
手牵手共建文明城,心连心同做文明人。
三、领导小组
组长:李新伟
副组长:顾闯平 陆荷芳
组员:顾晓岚 庄彩华 阚亚云 江 军 周志鹏
周 燕 梁 敏 牟文娟 陈 成 龚兴忠
成员: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1.5——2011.12
五、主要内容
1、利用橱窗、板报、班会课、升旗仪式、教师会议等形式,做好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
2、深入推进“道德讲堂”。
讲座将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根据区教育局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现场推进会的要求,在工作基础上再夯实、在工作机制上再完善、在形式内容上再创新、在提高质量上再努力、在扩大影响上再提高、在“知行合一”上再强化,不断引导广大师生“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形成崇尚先进、追求先进、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3、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通过思想品德课、晨会、班队会等形式,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认真对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克服不足,完善自我,倡导文明举止、文明教室、文明餐饮、文明交通等。落实健康教育课时计划,加强文明卫生教育,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好身边的环境卫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做文明的表率。
4、开展“手牵手共建文明城,心连心同做文明人”系列活动。一是以学校为单位印发“‘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告家长书”,由学生带回家庭,指导、督促家长学习文明卫生守则、公民道德纲要等基本知识,提醒家长改正不良习惯,争做文明礼仪的焦溪人,与家长“手拉手”共建文明家庭。二是开展一次“家校共建,牵手文明”亲子行动,号召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用双休日,一起走上街道、社区捡拾白色垃圾,打扫公共卫生,解决“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随手涂画”等问题,以学生带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将学校教育逐步向社区延伸,实现“共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的目标。三是开展“爱心奉献”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生为孤寡残疾、军烈属提供服务,积极参与社区清洁卫生、保护环境活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奉献精神,进而带动影响周围的人。四是开展家庭文明礼仪承诺书(卡)活动,由家长和学生签订家庭文明礼仪承诺书(卡),每周纠正家庭成员一个不良习惯。
六、工作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由李校长负总责,顾校长和陆校长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利用板报、校报、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牵手共建文明城,心连心同做文明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树典型,用典型影响和带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在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时段、关键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形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4、严格要求,加强指导。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特别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社区,深入家庭时,要指导学生讲究方式方法,做好活动跟踪及反馈记录,不断总结经验。班主任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好各项活动,对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要及时帮助解决,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5、加强培训,形成合力。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少先队队组织、班主任队伍建设,对少先队小干部、班主任实行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和谐有力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共同育人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