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学习摘记
研究专题
|
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三自”能力的研究
|
|||||
资
料
来
源
|
题 目
|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
作 者
|
|
||
报刊名
|
来自网络
|
期 次
|
|
|||
书 名
|
|
版 别
|
|
|||
文
章
要
点
摘
录
|
一、 在学校教育中增强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尤为重要。
其次,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了学生自理能力的意识。
再次,班队课、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主要渠道。
二、 在家庭教育中增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
学
习
体
会
|
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这是一个人生存最基本的素质。这些最基本素质是逐步培养出来的,学校和家庭是培训低年级生活自理能力的最佳场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可以采用言传身教的方法,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神圣,高尚的,又是他们敬佩的,教师以自己的亲身行动树立榜样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自理能力。另外根据孩子特点,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在活动渗透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熏陶。
对于家庭一块,作为老师的我们要起到引导和督促作用,一些自理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给家庭一些相关知识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尤其一些家长的惰性,教师可以起督促和提醒作用。
|
|||||
摘记人情 况
|
姓名
|
翟晓丽
|
学习时间
|
2010-5-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