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需要爱
吴银花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居高临下的位置而过分严厉,使学生只能被迫接受而屈服,实际上是口服心不服。那样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岂不知,在很多时候,教师的宽容能够化作一股力量,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我实习的是信息技术,对如何教英语我一无所知,对学生也不了解。只是听说要严格点,我就板着脸;听说对学生要凶一点,他们才会认真听课,我就一丝微笑也不给他们;听说新老师要抓紧时间给学生补差,我就见缝插针,教室里一有空隙,我就跑去找学生改作业,读书;听说… 无数的听说,使得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紧张。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的人在增多,举起的手在减少。渐渐地作业中的问题也来了,家庭作业不签名的人在增加,不写作业或偷工减料的人也多了起来。字写的越来越差。面对这种情况,我迷茫了,怎么回事啊?不是说“严师出高徒”吗?难道我严格错了吗?我严格也是想让他们能认真听课,认真对待学习啊!怎么会事与愿违呢?后来通过和一些班干部聊天得知:“ 吴 老师,你都不笑,也不会和我们亲近,上课都不玩游戏了,一点幽默感都没有。上你的课没劲。”听了这些话,我有点懵了。我辩驳说:“我那是为你们好,上课玩游戏会分心啊!老师不是应该严格吗?和你们亲近了,你们要是不怕我,上课捣乱怎么办呢?”“不会的。”听了他们的话,我想了好久。记得师傅说过:“你的表情柔和些,上课多点形式,活泼些。他们都只是孩子啊!”是啊,他们都只是孩子。我决心改变。游戏,微笑在课上出现了,课堂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了。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下课后,总有学生围在我身边问这问那:“Miss Wu,文具盒叫什么?”“柿子叫什么呀?”“今天学第八课,我知道飞机叫…”“…”听着他们在那叽叽喳喳,我高兴地一一给他们作了回答。
现在我明白了,严格不是说板着脸,而是要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严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用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