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指导思想:
继续围绕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根据区教研室的工作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强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识,以“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发展”为总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转型”为重点,扎实开展教研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焦小教科研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具体工作:
一、 课程建设: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课程领导能力。
积极构建“和爱”课程体系。整理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方案。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学科拓展课程,开设丰富的活动课程,探索必修模块、选修模块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
根据“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和“焦溪小学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办法(试行)”,不断完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各组活动做到“四有四落实”。“四有”即有计划、有过程、有检测、有实效。“四落实”即落实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在备课组内加强集体备课,推行同课异构活动,重视学科检测的反馈和跟踪,以提高备课组活动质量。教研组内加强活动的专题性,教研方式的多元互动性,强化听评课的组织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对话,丰富教师学科素养。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根据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优化师资配备,尽可能配备专职,兼职的尽可能做到相对集中和稳定。严格按“四表”上课,不随意停课、调课。
(2)重视教学常规管理过程。
学习常规和考核办法。组织学习常州市修订的《中小学教学建议》及《焦溪小学各科教学常规》以及《焦溪小学教学常规考核细则》,以此作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随机下班检查、听课、问卷或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师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
认真组织教学常规例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全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例查各科备课、作业情况,教导处随机抽查,例查情况及时在“网上备课系统”反馈,得分情况列入期末教师教学工作考评。重点查各班的帮困情况及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实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由随堂课、校内公开课结合进行。本学期将成立由中层、市区学带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组成的观课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评议。考核情况纳入期末教师教学工作考评。
(三)发挥研究功能,提高研究实效。
1、认真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各学科教学研究计划及本
校实际,加强专题研究。针对各专题,要求各学科认真思考、深入实践、不断总结。各教师以日常教学工作为专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行动中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2、重视教学转型。研究课堂,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展开,提高常态课的质量。积极推行“同课异构、一课连上、同构异教”等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四)进行质量监控。
1.质量监控常态化。各学科根据年段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学科质量调研,单项调研与综合调研结合,使教学质量稳步发展。语文学科开展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三年级硬笔写字过关测试、各年级经典诗文过关测试;数学主要二数、五数、六数运算能力调研以及四数《观察物体》专项调研活动;英语学科将开展三年级字母过关调研、三四年级学生整班朗读与口语交际比赛、五六年级阅读能力检测等活动;积极筹办好读书节和科技节。
2.质量监控过程化。教导处将仔细分析上学期的期末质量调研情况,对相关学科、班级、教师作跟踪调研。加强对薄弱年级、薄弱班级的质量监控,关注各年级各班级的质量发展状况,促使各班各年级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一)丰富学习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提升“和爱型”教师素养。
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各学科教师认真学课标、学理论、学范式(《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利用好“教学新时空”、“省牛津英语网”等平台,积极开展培训、听课或讲座。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要求认真参加,及时记录,积极反馈,填写好《业务培训反馈表》。加强备课组、教研组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的功能,发充分发挥焦小网站上“阳光论坛”“焦小博客”的作用,使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学习。
(二)分层要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三十五周岁以下的老师均为成长营成员,制订学期成长营活动计划,通过师德教育、师徒结对、读书交流、基本功培训和竞赛、课堂观摩等形式开展活动,促进青年老师的专业成长。
2、发挥市区级学带骨干的引领作用。开展观课议评活动,由校行政、市区学带骨干和教研组长组成观课组,深入课堂,围绕主题进行观课议课,充分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同时积极开展示范课、讲座活动,给这支队伍“压担子”“搭台子”。
3、对于全体教师(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要求认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加大上课的频率(每学期至少两节),提高评课的要求(校内听课至少15节,教研组长到少20节),以促进一线教师的成长。
4、积极参加区各科基本功竞赛,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围绕新出台的省各科基本功竞赛方案,从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认真学习,全面落实,择优推选,参加区级竞赛,争取出线获奖。
三、学生队伍建设:
1、积极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和爱”型学生的培养。
(1)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好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加强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和国防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2)积极开展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根据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兴趣小组、少年宫社团活动,开设文体娱乐、技能培训和经典诵读等方面共36个组,成立领导小组,聘请专兼职辅导员,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竞赛活动,力争获奖,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
2、组织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
根据《焦溪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和爱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读书之星、劳动积极分子、进步学生”等奖项评比细则,公开、公正、公平,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严格学籍管理
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电子学籍操作管理办法》(2014年8月会签稿),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严格手续,规范学籍管理操作流程,建好学籍台帐等。
五、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坚持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提高专业能力,改善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争当先行表率,更好地发挥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作用。
附活动安排:
时间 |
事 项 |
九月 |
1、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材培训 2、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3、修订《关于备课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的说明》、《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等常规; 4、一年级新生省网、区网电子学籍上传。 5、举办第九届读书节。 6、黄丽丹老师参加上区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7、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 8、参加区小学语文整班朗读比赛。 9、参加省金钥匙知识竞赛。 |
十月 |
1、举办第十一届科技节。 2、建立学籍管理台帐。 3、三年级英语字母过关。 4、参加区小学生作文竞赛。 5、四数《观察物体》专项调研活动 6、各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
十一月份 |
1、各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2、三四年级学生整班朗读与口语交际比赛; 3、六数《分数乘除法》专项调研活动。 |
十二月份 |
1、五六年级英语阅读能力检测 2、五数《小数加减乘除法》专项调研活动。 3、参加区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 4、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5、一年级拼音改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6、三年级硬笔字调研 7、二数《表内乘除法》专项调研活动 8、各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
一月份 |
1、 各年级经典诗文过关测试。 2、做好期末各学科考查工作和阅卷汇总工作。 3、做好教学常规考核工作。 4、完成期末各类评优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