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作指南>>计划总结>>教导处>>文章内容
焦溪中心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07-03-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jdc

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重点,努力建设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继续通过学习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细化与落实教学常规,逐步完善教研制度与方式,全面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学习内容:

1)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解读以及关于《标准》的“检讨”和质疑。

2)每人每学期至少读一本理论专著,每月写好一篇读后感,并在业务学习时进行交流。本学期将继续集体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另外,建议教师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自读一至二本专业方面的理论专著。

3)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进行研讨。本学期拟开展二次专题学习。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他人的先进教改经验。

5)继续建设好“焦小在线”。

2、学习形式:

仍旧以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为主,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专著,每月至少撰写2篇(1000字左右)的学习体会或教学反思,并上传到焦小博客。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教学总结或论文。期末中心校教导处将组织优秀学习心得笔记评比,择优编印《随想录》;继续征集优秀教案和优秀论文,编印《知行录——优秀教案集》和《知行录——优秀论文集》。

二、努力实施,逐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我们要在总结前几年课改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进课改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改实验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1、进一步加强课改实验的师资培训。

继续组织实验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有关新课程的培训活动,要求教师认真参加,及时记录,用心思考,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并如实填写好教师外出培训情况反馈表。

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认真选择培训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增强

培训的实效性,使新课程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如改革周一业务学习方式,建立师徒结对与同伴互助成长的制度,利用教研活动加强教材教法培训等。

2、紧抓课堂,反思教学,提升教学与研究水平。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我们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通过开展课堂教学专题研究课,反思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反思能力。本学期拟开展英语优质课评比、综合实践研讨。

3、加强过程管理,提高课程管理力度。

严格执行“三级课程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要加强管理,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学校要制订好本学期实施计划,各年级教研组长要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任课教师要制订好“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然后,按计划备好课,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将活动落到实处。平时,注重对各种教学资料、活动资料的收集。期末写好案例分析和研究论文。为加强过程管理,教导处将随机下班检查听课,并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4、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将继续围绕建设“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开展“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活动、“古诗文诵读”活动以及科技教育活动。各班要结合本班学生阅读实际,制订本班读书计划,按计划实施,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及时总结开展阅读活动的经验,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让阅读提升学生的素养,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期末将组织读书活动交流会。

5、加紧研制语数英各学科发展规划。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再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邀请有关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

三、积极参与,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本学期,将继续根据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完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努力改革传统教研方式。

1认真制订校本教研计划,扎扎实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把自主、互动、共享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理念,把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完善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运作机制。

2、加强教研组工作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不断完善学校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要围绕新课程,加强集体备课,多上研究课、示范课。每次研究活动都要有明确的主题(问题),提前一周通知,让每个参与活动的教师都围绕主题精心准备,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评议和研讨,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教研组参评常州市优秀教研组。

本学期教研组在原有基础上略作调整,全镇共设9个教研组,分别是:

低年级语数组 组长:许亚芸 朱晓英 马丽亚 翟晓丽

中年级语文组 组长:韩红艳

中年级数学组 组长:李华英 顾丽杰

高年级语文组 组长:牟文娟 庄彩华

高年级数学组 组长:阚亚云 顾赛花

英语组 组长:朱小英 徐晓英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组长:庄彩华 莫燕月

艺体教研组 组长:陈文娟 周 燕

科学教研组 组长:黄海龙

3、加强对村校的管理。

根据本镇实际,仍旧采用领导到村校蹲点的办法,具体安排如下:横小(江军、庄彩华) 舜小(李新伟、陆荷芳、阚亚云、朱小英)

蹲点领导应切实加强对各村校的领导与管理,每次下乡活动均应及时做好记录。

四、狠抓落实,切实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落实各科教学常规细则与考核方法。上学期,已根据常州市修订的《中小学教学建议》以及本校实际,制订了各科教学常规细则与考核方法,尝试实行了教师工作量制度。本学期,将以考核来保证教学常规的落实,不断规范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严格按“三表”上课,决不随意停课、调课。如遇教师外出,由教导处负责做好调度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2)真正做到教学“六认真”,尤其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 “上课”和“教学反思”上。

3)实行随堂听课制度,由考核组成员于当天早晨通知教师听课时间,随堂听课,检查备课,当场评分,并将此得分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

4)继续加强教学月常规例查的力度,并将例查得分情况列入教师综合考评。

2、组织各学科竞赛活动及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调研。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拟开展各学科的竞赛活动。语文主要开展苏教版美文诵读比赛、二年级写话与中高年级作文竞赛、古诗文诵读过关测试。数学为了促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本学期拟进行三年级数学口算调研。品德与社会学科将进行案例征集。另外,要对部分年级的部分学科进行学科质量调研。

3、认真做好毕业班语数英总复习研讨工作与小升初毕业考试组考工作。
五、加强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于新教师,首先要通过搞师徒结对工作,签订师徒结对合同,制订师徒结对计划,加强过程管理,期末按合同考核,使其早日成长,能胜任教学工作。其次是教导处直接下班听随堂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再次,加强年级组长对本年级组教师的管理,年级组长每学期至少听本年级组教师一堂课(教研组公开课或校内公开课除外)。

对于青年教师,要通过同伴互助成长的形式, “压担子”、“搭台子”,为她们创造机会,提供舞台,加快成长速度 。作为青年教师,应主动在教研组、课题组内带头上公开课、研究课,积极参加区片镇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快速成长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

对于其他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中心校教师可与课题组研究课相结合)

2构建听课管理网络。①教导处随堂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听本年级组或教研组内成员的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③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术科老师不少于15节。

六、其它工作

1、严格学籍管理。严格执行管理规定,按规定完成有关工作,杜绝流生。于开学初二周内完成各年级转进转出学生学籍上报工作。

2、期末做好全年级各学科的考试考查工作和各科成绩汇总工作,完成期末各类评优工作。

3、组织教师写好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择优向《新课程》、《基础教育》等杂志推荐。积极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

附活动安排:

三月份

上旬

1、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材培训

2、组织开展好全镇第一次教研活动,贯彻本学期教研工作精神

3、建好特殊学生档案

中旬

各班制订好整班阅读计划与个人读书计划

下旬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美文诵读大赛

四月份

上旬

英语优质课评比

中旬

三年级数学口算调研

下旬

迎接区教育局对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

五月份

上旬

中旬

毕业班语数英总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下旬

1、二年级写话与中高年级小学生作文竞赛

2、古诗文诵读过关测试

六月份

上旬

1、做好期末复习迎考工作

2、六年级学生英语毕业考试口试

3、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教海探航”征文评比活动

中旬

征集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心得体会、优秀作文,编印《知行录》《随想录》《星星集》

下旬

1、做好小升初及期末各学科考试考查工作和阅卷汇总工作,完成期末各类评优工作

2、“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交流

焦溪中心小学教导处

20073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