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2012.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坚持“源于教学,服务教学”的教科研工作理念,坚持科研与教研并轨,以课题为抓手,使教科研立足课堂,走向实践,务求提高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水平,巩固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努力开创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
1.完善并坚持做好教科研常规工作。
2.加强对已立项的课题研究的管理与指导,关注课题研究过程,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认真做好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积极筹备申报新一轮区级课题。做好课题网站的构建、使用及管理工作。
3.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工作,做好教师论文的征集、推荐工作,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
4.做好校本培训。继续通过专家引领、主题对话、课堂研讨等活动,建立学习型教师团队,培养骨干、新秀、名师。
5.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三、具体工作
(一)夯实校本研修。
本学期要在“群体”和“有效”上下功夫。形成平等、合作、共享的研究氛围,注重教师群体之间的同伴互助,以取得共同成长。
1、组织指导教师制订新一轮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制订好本年度的个人发展计划,提高教师专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2.以理论学习引领实践探索。鼓励教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倡导 “共读教育专著”、“聆听名师课堂”“推荐阅读”等学习方式,开展好主题式对话、教师读书交流会,分享智慧、合作共嬴。
3、以专家、骨干引领群体。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上示范课、讲座、师徒结对等形式,充分发挥校内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4、科研和教研有机融合。通过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
(二) 加强课题管理。
有效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对课题组的管理工作。
1、定期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布置有关研究要求和任务,交流课题开展情况,使课题研究正常化。
2、新一轮电教课题全面开展研究工作。
3、文本细读课题、课外阅读课题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4、常规课题、课题观察课题、少先队课题在研究中不断完善、总结,提高研究的质量。
5、结合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确实并申报新一轮学校主课题。
6、组织一线教师申报校级课题、区级课题。
(三)校本课程
1、组织举办焦溪小学第五届读书节活动。
2、保证校本课程《读书吧》与《数棋》的全面实施,为建设书香校园,培育学校教育特色作出努力。
3、开展好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活动,落实焦溪小学读书之星考级活动,提高校本课程实施效率。
4、拟定《焦溪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评价方法》,落实教师考核工作。
4、做好学校宣传工作。
四、行事历
九月份
1、制订学校教科室计划。
2、召开课题组主持人会议,传达教科室的主要工作,各课题组撰写研究计划。
3、组织教师制订新一轮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制订好本年度的个人发展计划。
4、进行校级课题的申报培训。
5、邀请专家来校讲座。
6、课题组研讨活动。
7、制订校本课程教学研讨活动计划,明确读书之星考级要求。
十月份
1、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部署部分课题结题的相关筹备工作。
2、校级课题申报工作。
3、校本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了解课题研究情况,做好部分课题结题的资料完善及结题的相关筹备工作。
2、做好新一轮课题的申报工作。
3、校本课程教学研讨活动。
4、编制校刊《春晖》。
5、举办焦溪小学第五届读书节活动。
十二月份——一月份
1、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反馈部分课题结题的情况,对照反馈情况,检查其他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进行相关资料的完善。
2、撰写写课题研究总结和论文,做好课题计划、总结等过程资料的汇编建档工作。
3、做好教科研总结、考核工作,撰写教科研总结并上报。
4、织织写好校本培训记载表。
5、做好2011年教师发表、获奖论文情况统计。
6、做好校本课程资料收缴与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