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作指南>>计划总结>>教科室>>文章内容
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8-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jks

教科室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又悄然而过,在本学期里,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继续立足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1、本学期,我们继续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导学

选择优秀书籍《做最好的老师》,推荐给教师学习。

课题组长精选优秀文章,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三次集体学习;

邀请凤凰语文网版主梦轩来校做讲座:《把语文课上到孩子心里》;

邀请省教研室万伟老师作讲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自学

1)对于全体教师,以《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为学习蓝本,按月规定学习章节,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思考、讨论和交流。本学期组织了三次学习体会的交流。

2)对于课题组教师,要求认真主动地学习新理念,每月至少写一篇有质量的个人学习摘记,至少看一本教育教学杂志,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互学

1)本学期全校从专著学习、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等方面进行了 4次全校性的会议交流互学;

2)课题组内进行集体学习(至少三次)、听课评议(人人上一课,人人要评课)等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也进一步提高学习认识。

3)论坛交流。利用焦小在线这一平台,使教师在日常进行交流、学习。

2加强学习的督查管理工作。

1)每次政治业务学习后的交流,以检查论坛交流文章为主要方式,对教师是否参与、是否延时进行考核。

2)课题组成员以《研究手册》为载体,期初落实具体的学习要求,每月进行网上考核。

二、抓好课题,求真务实。

1、重平时。切实抓好各课题组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抓各组的理论学习、研究课的开展及评议,抓每个课题的进度及研究情况评估,抓研究资料的整理、台帐的建立及研究总结的撰写。省级课题《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研究》,本学期继续探讨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并付诸实践。同时对于前阶段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区级课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本学期主要是深入学习课题方案,在研究中关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的转变和生活经验等的激活,生成教学资源的及时捕捉和提炼利用。

2、重引领。请进来:省教研室万伟老师来校作了课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对学校结题工作作了指导。凤凰语文网版主梦轩来校开展主题式研讨活动。三位老师分别上研究课,梦轩作讲座《把语文课上到孩子心里》。走出去:一方面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科研活动,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另一方面聆听名特优教师的声音,到常塾等地听课,学习、反思、实践。

3、抓研修。除在抓好课题研究,我还发挥校内骨干的作用,进行校本培训。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处进行了“资源库(ftp)的培训”,电教课题组朱小英老师进行了“授导型教学设计”的培训,教科室就研究总结的写法作了指导。

4、抓评比。本学期,我们先后进行了“优秀教学案例”的评比;“授导型教学设计”的评比。

5、加强考核。

1设立课题网站,教师的学习交流、研究材料反馈、考核评价均进行无纸化管理。

2)课题组教师以《研究手册》为载体,每月由组长对组员的学习情况、自我反思、公开教学、课堂观察与思考等方面进行考核。

3)期末教师结合自身研究情况对照《教师课题研究考核细则》、《课题组长考核细则》进行自评,在组评、校评的基础上评定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的等第。当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一定的的成绩时,学校通过考核根据《工作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6、推广成果

1鼓励教师每天记录教学中的片言只语,每周整理撰写“课堂教学观察与思考”,每月撰写有质量教育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并积极向外投稿;

2)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本学期组织参加了“省课改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区、省“教海探航”征文评比活动;“师陶杯”“金帆杯”论文评比活动;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论文及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3)做好《春晖》的组稿工作。

三、落实校本,推动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活动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在上学期已经成立了校内开发领导小组,初步确定校本教材开发主题和营造一种读书氛围的基础上,本学期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以稳步推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继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组织结构

本学期,我们口头协议聘请焦溪地方名人、常州“舣舟诗社”理事、“舜溪风采”负责人、《舜簏诗风》的主编潘文瑞先生作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的社区代表,逐步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人员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

(二)初步确定校本课程教材编印主题内容

本学期召集各年级负责老师,征询潘老师的意见与学生的想法,商议确定了各个年级的“营造书香校园,关注生命成长”校本教材单元主题。每一单元的内定包括小品美文、习作故事指导、地方诗文。将利用暑假时间,组织负责人员与部分教师完成内容的选编工作。

(三)利用原有教材上好阅读、科技校本课

1、要求每位教师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或教学故事。

2、实行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加强督促指导,促进教师与课程一起发展。

(四)有计划地开展营造书香校园的拓展活动

1、每周开播“星星广播站”美文诵读

2、尽力开展“星星文学社”指导活动

四、发挥服务效能,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1、评选焦溪小学首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经个人申报、评审材料、教研组座谈、课堂考核,有2位当选为学科带头人,8位当选为骨干教师。

2、认真准备,参加武进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两位当选为学科带头人、三位当选为骨干教师。

3、吃透精神,精心准备,做好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申报工作。本次共有9位教师参评。

纵观一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在广大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3月,我们再一次被评为区教科研先进集体。但细细审视,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部分教师仍游离于课题研究之外。

2、学校在理论学习方面,学习内容还比较狭隘,形式虽有所改变,但需考虑有效性。

回眸过去,我们思绪飞扬;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新的一学期中,我们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努力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