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焦溪中心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室将积极贯彻区教科室的指导思想,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更加求真务实的态度,继续重视教科研过程管理,重视教科研成果的辐射推广,拓展教科研空间,力争有新局面,出新业绩。
二、工作目标
1、积极创设科研氛围,强化教科研过程管理。
2、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关于课题研究:
1、 继续抓好省教学科研课题、区现代技术课题的研究,做好有关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明确后续研究方向。
(1)江苏省教科研课题——“‘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研究”由陆荷芳、
(2)武进区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由牟
2、修订落实教科研的各项管理条例,对学校现在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对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检查考核、评优奖励。
(二)交于校本课程工作:
在上学期已开展工作基础上,继续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推进校本课程的发展。
主要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委员会中加入校外指导员,使委员会更加完善。并根据上学期学生读书情况调查分析,搜集、删选、整理适合各个年级段的阅读材料,编印校本教材。各校本教师以《劳动与技术》、《科技教育》、《阅读黑马》、《古诗文诵读》等为教材。与此同时进一步建设“星星文学社”。
(三)、关于常规教科研工作:
1、本学期,教科室将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在课题进行规范管理,
定期组织专题活动,强化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课题组做到活动的四落实,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研工作有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有效性,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内涵。
2、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为规范过程管理,有效保证课题正常进行,继续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1、学——每月至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并写好学习摘记;2、读——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 3、讲——每学期至少上一堂研究课; 4、思——每月至少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5、研——每学期写一篇研讨论文,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
3、协助教导处搞好校、镇级教研活动。
(四)、关于教师专业成长:
1、本学期学校开展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 导学。
构建学习型组织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本学期,教科室将积极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利用双周业务学习,组织教师重点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思考和讨论。以《做最好的老师》为学习蓝本,采用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和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变单一为多元,提高教师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实效。
在“焦小在线”上设立“推荐阅读”。教科室为教师推荐优秀学习资料,引领教师学习。
名家导学 学校将邀请课程改革的有关专家、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帮助教师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其次,针对学校的特色研究,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思路,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同类课题协作组活动,扬长避短,不断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科研究水平。
(2)、激发自学 只有不断地汲取,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在教师中布置相应学习任务,激发教师进行自学。
(3)、交流互学 学习的个体是独立的,但集体的智慧常常能碰撞出理性的火花。本学期在课题组活动中将加强集体备课、听课评议、集体学习、对话交流等活动,要求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充分发挥焦小网站上“阳光论坛”“焦小博客”的作用,加强教师在网上的交流、学习。
2、评选焦溪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五)、关于科研成果推广:
1.教科室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鼓励发动教师及时撰写信息及文章。要求每天记录教学中的片言只语,每周整理好教学随记,每月撰写有质量教育随笔各一篇,并积极向外投稿。
2.本着务实创新的原则,办好校刊。本学期出好《春晖》一期。旨在用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信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3.充实“焦小在线”上教科研内容,把学校的成果向外推广。
4.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新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课题组长会议,研究、制定新学期教科研阶段计划活动表。
3、各课题组召开组员会议,制订本组活动计划。
4、优秀案例评选。
三至五月份:
1、各课题组按计划进行研究活动。
2、组织进行校本培训(另见校本培训安排表)
3、参加区级培训研讨活动。
4、评选焦溪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5、办好《春晖》。
6、结合教育节组织好教科研活动。
7、现代信息技术授导型教学设计培训及比赛
8、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认定工作。
9、搜集、筛选校本教材备用内容。
六月份:
1、做好课程资源课题结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2、课题组整理实验资料,撰写工作总结上交教科室。
3、对课题组教师进行检查考核、评优奖励。
4、完成教科室工作总结。
5、组织填写好校本培训记载表。
6、编印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