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中心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2007、1
本学期,我校教科室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服务、指导的职能,创新务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加强学习为基础,转变观念,提高教科研能力。
1.采集信息,推荐书目。
(1)每月到图书馆借阅各种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把课改形势下的前沿理念、理论精萃进行摘录,编制“教育教学期刊导读”,给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使教师的学习更快捷。
(2)在“焦小在线”上设立“推荐阅读”栏目,及时向大家推荐网上的优秀文章。
2、完善学校理论学习制度。
(1)对于全体教师,我们更多地是利用每周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和课程理论,进行科研方法培训。本学期,我们主要依托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小组交流、会议交流和论坛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对于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我们做到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学习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对课题组教师的自学有量和质的要求,每月进行检查和交流。利用集体学习时间,学习课题设计报告以及相关理论,及时交流学习体会和心得。平时教科室为各课题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分发各课题组学习参考,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促进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发展。
(3)组织开展以主题性对话为形式的同伴互学。本学期,主要围绕“关注教学细节,提高教学效益”“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进行了对话交流。
3、加强学习的督查和管理工作。每次政治业务学习后的交流,以检查论坛交流文章为主要方式,对教师是否参与、是否延时进行考核。课题组成员以《研究手册》为载体,期初落实具体的学习要求,每月由组长进行考核。把督查落实在平时,促使教师将教育理论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实践,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二、以课题研究活动为抓手,加强教科研过程管理,促进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1、认真抓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1)《‘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实践”》是武进区级教科研课题,经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课题组成员在组长朱小英的带领下,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收集体整理过程材料,精心撰写结题报告,在12月份接受了区教研室组织的会议结题验收活动,得到了专家的好评,高质量地结题了。
(2)舜山小学的镇级立项课题营造生活化课堂,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在11月份接受了现场结题。舜小的领导、教师高度重视,三堂优秀的课题汇报课、详实的研究材料以及高质量的课题报告得到了验收组的肯定,顺利结题。
2、认真做好省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研究》这一课题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了同伴互学。本学期,我们采用集体学习、主题性对话、集体备课、评议等形式,加强了课题组内成员间的互帮互学。
(2)创新务实,提高研究质量。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如何有机地进行整合,关键是要寻找适合它们自身发展的平台。本学期,我们以《课题研究手册》为凭借,从个人计划、学习摘记、教学反思、课堂观察与思考、课外延伸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把学习、研讨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3)开展了数学课题组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们积极树立以课堂为平台,让“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本学期,数学课题组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心理”这一主题开展了主题式研讨活动。活动中,低、中、高三个阶段的三位数学教师上了三堂研究课,分别进行说课,课题组成员围绕主题展开了主题对话和评课活动。
3、做好新一轮课题的申报工作。
经过前期的选题、论证及相关资料的准备,撰写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课题方案,于12月份向区电教中心进行了新一轮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申报。
三、以学校“教科研管理条例”为立足点,巩固和加强课题组建设
1、加强课题组自身建设。
本学期我们依托《课题研究手册》经常进行检查,检查后及时进行反馈。期末进行了教师课题研究考核评价。
2、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这也是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每个课题组重点抓实验计划的制定(期初交教科室),抓各组的理论学习,抓每个课题的进度及研究情况评估,抓研究资料整理、台帐的建立和论文心得写作。期初教科室召开课题组长会议,明确每个课题组的进度开展情况,确保每个课题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同时每个课题组成员认真填写《课题研究手册》,建立个人档案;每个课题组都要定期召开课题组学习会议,记录好每次会议、研计、活动情况,收集好各类资料,并定期交流。
3、加强课题规范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我校加强了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组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每个课题组,对照学期计划,都开展了丰富、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组老师人人上了课题研究课,课题组教师集体听课,课后上课教师先谈设计思想,然后课题组教师中肯的评议,肯定优点,更提出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全体实验教师的发展。
四、 积极组织各类征文参加评选,推广教师研究成果。
本学期,教科室能组织指导好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了省“金帆杯”“师陶杯”、省教师培训学会组织的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 本学期工作的不足之处。
1、《研究手册》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师科研
水平的途径之一。很多教师能遵照要求认真摘录,撰写反思,及时记载课堂观察记录表等。但还是发现有一些教师应付了事,或在检查前集中记录,应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2、在理论学习方面,部分组集体学习、听课评议的组织进行不到位。没有
真正发挥“同伴互学”的作用。在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面,有关教育科研理论和课程理论的内容学得比较少。
3、由于成员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在课堂观察、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指导,提高成员的业务水平。
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着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支持,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只要我们遵循“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的课题研究的原则,从严抓自身,求提高;从实抓研究,求深入;从新抓思路,求发展,规范科研的管理制度,提高科研实效与推广,那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就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就一定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