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在电教中心和校长室的领导下,我校以《省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为指导思想,努力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强学校教育技术常规管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一、信息化装备建设
以迎接省教育均衡化发展督查为契机,大力改善学校装备建设。
1、 计算机网络教室:上学期期末至暑假伊始,我们根据实际状况,考察了锐捷云课堂云终端机房建设方案,在技术层面、适用性、教学改革等多方面与传统机房作了比较,积极征询上级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考虑到传统PC机房的建设标准和具体方案更符合实际。根据现有面积对机房课桌椅样式作设计和调整,如高度、显示器位置、设计抽屉键盘,还考虑到当前教学改革因素,抛弃传统横竖排列方式,设计为6人小组围坐协作式。摆放方式节省面积,还有利于师生流动,有利于小组交流合作。配备主流计算机50台,教师机1台,多媒体投影一套,音响设备一套。
2、 电子阅览室。配备32台联想电脑,利用现有阅览桌因地制宜安放电脑,连接网络,初步建成独立的电子阅览室。后续进一步添加空调。
3、 多媒体投影。新增科学实验室、美术室、会议室多媒体系统3套。所有专用教室实现多媒体和网络进教室。
4、 更换校门口电子屏。因原有电子屏老化,维修费用高,根据校门口墙面实际设计制作了8.35㎡,造价1.8万余元的新电子屏。在“省优质均衡督查”、“八礼八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各项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5、 新增2套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套含超短焦投影机1台、天士博电子白板1块和移动支架1 付。
二、信息化应用
1、进一步运用现有网站,优化网站建设。
积极参加区2014年学校网站测评活动。调整整个首页模板、栏目。修改和调整了“每周菜谱”、“最新评论”、“德育天地”等。充实互动内容,特别是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论、主题学习交流为主的“最新评论”内容最丰富。制作网站测评介绍的微视频、梳理测评标准并填写详实的网站测评表和自评表,制作首页测评飘窗。在区组织专家为期10天的综合测评中被评为A级网站。
制作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创新小学科技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网站。完善了首页模板、栏目、文章资源的整理与上传。本学期在读书交流中
“焦小论坛”丢弃了原先漏洞较多的动网论坛,成功升级为著名的Discuz!论坛,并采用虚拟机环境+PHP环境架设。
继续组织引导师生用好博客平台,发挥好教育教学交流互动作用。
2、资源建设。落实区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利用本平台共建共享资源的要求,列为条线考核内容之一。我校按每月上传2个资源的要求上传,目前我校资源在区内位列前茅,上传量1224个,排名第二;访问量2848次,排名第三;下载量排名第5。但是资源的质量有待提高。
继续用好电子备课系统,教案累计已达11628个,网络硬盘系统作为教师个人内部文件中转站,已上传共享资源2666个。
3、组织教师参加区“信息化教学能手”竞赛活动,作好技术指导与支持,参与研讨与磨课。科学学科黄海龙老师获二等奖,音乐学科徐玉兰老师获一等奖,并参加了区组织的第二轮市级选拔赛。可见,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水平。在常州市教师微课竞赛中,我校《三角形的内角和》获得小学数学学科区内唯一一等奖。
4、组织参加各类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在马杭中心小学举行的武进区第五届小学生电脑制作要求每校2名代表,完成现场制作。内容包括文字录入、绘制规定图样、制作报刊页面5~6页。最能考验学生的真实水平,我校获得团体三等奖。2014年区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共报送9件作品,最终获得7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沈新华、尤焕、徐燕获优秀辅导员。
三、培训。
一是主动参加各级培训学习,本学期参加了区承办的“2014年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展示观摩活动”,安排了顾冬秀、黄丽丹、顾丽杰、顾海燕、周锭、徐晓英六位语数英骨干教师参加。还参加了东青实验学校的“一对一E学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二是组织青年教师成长营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意在课件制作认识和技术上有一个提升。三是化整为零的小培训。如网站图片发布、博客发布、公共服务平台资源上传及应用等。
四、常规管理
1、网络管理。对服务器及时进行系统补丁升级、病毒库升级。随着服务器老旧及系统软件等因素,故障频率增加,平时经常关注其运行状况,不遗余力处理好软硬件问题。今后需投入一定资金,以保障服务器的运行质量。用好网路岗和防火墙,引导师生健康、安全、文明上网。
2、电教装备维修维护。
做好教室班班通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各专用教室、各办公室、电子屏、铃声系统设备等的维护和维修工作,用好“电教设备网上报修”进行网上登记,及时反馈报修、维修情况。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各班各教师做到使用有登记。
3、做好校级各项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电子屏信息发布,配合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和食堂用餐管理工作。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