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作指南>>计划总结>>技术处>>文章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发布时间:2007-02-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jdc

焦溪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以区电教中心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我校联系实际不断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步伐,切实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发挥信息技术的示范作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渐提升我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抓好理论学习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本学期紧紧围绕十一五电教课题方案的设计,选择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学习,提高认识,强化理论指导,以支撑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开展校本教育技术培训。暑期由顾春明、尤焕老师赴武进电大参加了区电教中心组织的数码摄像技术培训;九月份参加了区电教中心组织的为期七天的锐捷网络工程师(RCNA)认证培训,并通过其理论和实验的认证考核,获得了RCNA证书。朱小英老师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首批市级骨干培训班。校本培训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对刚上岗的部分新教师进行了Blogbbs的相关使用培训,对部分教师进行局域网电脑使用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教师运用网络工具参与校本教研的能力。

二、抓好常规管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与应用

1、由专人负责,协同后勤部门做好电教资料、电教设备的借还登记工作,努力做到及时登记,借还有序。

2、按照本条线工作的台帐要求,做好台帐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工作。

3、继续用足用好电教代办费,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征订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或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多媒体软件,做到各学科兼顾,各种媒体兼顾。现在我校的电教教材与学科基本相配套,覆盖学科广,数量可观。只是教师使用的并不多,今后要加强宣传,鼓励教师积极利用这些教育教学资源。

4、协同后勤部部门,认真做好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帮助教师用好电教设备,及时处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微机室管理与维修工作,力求及时发现及时排除,以确保正常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新增了3台微机用于后勤和教务管理。

5、认真做好网管工作。对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对发现的情况认真分析、排查,及时解决。本学期组织尤焕、顾春明老师对危害性极强的“熊猫烧香”病毒的查杀,确保了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6、做好学校主页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1)继续加强“焦小在线”的管理与维护,努力做到及时更新各类信息。继续充分发挥网站的信息发布功能,尤其是bbs,学校业务学习、课题组理论学习的文章、教师由此产生的心得体会都由此发布,便于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2)“教育网志”进行了系统升级,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功能,提升了安全性,便于教师使用和进行管理和维护,对出现的恶意注册的用户并随时进行删除,同时,本学期有一些恶意代码对每位博客的“最新评论”进行了恶意篡改,做到发现一次集中清理一次。

3设计和制作电教课题研究网站,并将其与“十五”课题研究管理网站进行了升级和整合,有利于对电教课题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4)初步制作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7、抓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本学期确定尤焕老师为本学科专职老师,根据教导处的统一要求,严格执行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备好电子教案,上齐、上足每节课。认真参加在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学习,改进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期末认真组织考核。

8、做好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和竞赛工作。

在校长室、教导处的统一部署下,尤焕、沈新华、徐燕等几位老师选拔出来的学生集中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择优上报了部分作品,其中胡伊玲同学的“太空乐园”、沈梦恬同学的“让世界多一片绿色” 三件电脑绘画作品获得推荐省三等奖,王烨菲同学的“探索丛林”或常州市小学组电脑绘画三等奖、刘寒烨同学的《秦兵马俑》获常州市小学组电子报刊二等奖。总体来讲,培训教师积极性还不够强,培训技能还有待提高,还需要向先进的兄弟学校学习。

9、接受常规调研。电教中心两位领导来校听了一堂语文课和一堂英语课,并听取了十一五课题的设想,在充分肯定了两节公开课的同时,认为十五课题研究是一个好开端,学校初步形成了关注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十一五课题研究设想具有时代性,同时也极具挑战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10、根据武教人[2007]1号文件精神,做好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培训与考核的报名工作。

三、做好申报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工作

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圆满结题后,我校启动了十一五课题的研究,通过起初区电教中心召开的课题组会议和古方会议,我校根据本校实际,依托省级课题,确立“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为我校新一轮课题,现已确定了方案,在鸣凰论证会议上,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认为选题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价值性,是在“十五”课题基础上的深化,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延续性、层次性。但本轮课题研究计划不够具体,研究目标不明确,极易偏离研究方向,同时研究成果如何体现等等,都是摆在面前的困难,因此,本课题还需要好好地斟酌、修改,直至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回顾本条线工作,我们感到与走在前列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有些活动我们参与意识不够,参与面窄,组织活动无论是宣传力度还是措施都不到位,思想还不够解放;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以及积极性调动不够,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够深入。在新一年里,我们应努力克服不足,团结进取,努力提高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水平!

 

2007.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焦溪小学    苏ICP备14011763号-8

    地址:常州市焦溪溪河路    邮编:213116    电话:0519-88901008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