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才当回过班主任,现在对这项工作似乎是如此遥远而陌生。基于加强班级管理的需要,学校在08~09学年度安排我担任三(2)班副班主任。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做好班主任的“替补”,演好配角。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它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管理好了班级,也就管理好了主体——全校学生。我们常说,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班级管理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我们每位任课老师都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做好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就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帮助管理者作出更科学的决策,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既然又赋予了“副班主任”的头衔,也明确指出了副班主任的具体职责,所以自己感到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二、履行好日常工作职责,演好配角,做好“替补”。
每天,班级大小事务主要由班主任在领衔。我则做好几项常规工作:早晨早点到校,如果班主任朱老师还未到,那么既能查看班级情况作好监督,有情况处理一下,又可检查学生作业情况,给没及时交作业、改正作业的学生批改一下。在教师早操时悄然撤退。
每天学生的早、晚操,我会随班出操。在我印象中,如果不是公出,或是手头有事脱不开身,几乎都能到岗。自觉排在队伍后面,时而也会喊喊行进的口令,督促提醒学生的行进步伐。到了场地,经常会大声地进行一些队列方面的指导。如,让学生在踏步时提前调整好前后距离,在全体左转看齐时,提醒他们目光远一点,尽量向六年级对齐,兼顾本排同学,做到横、竖都对齐。做操时,也会时常提醒质量差的学生。虽然效果不进入人意,但我想还是应该坚持。
每天午餐时,监督好学生用餐,提醒他们别把饭盛到外面,吃饭时多吃蔬菜,不抢不洒,心中有他人,真正做到文明用餐等等。
此外,每学期配合班主任开好家长会。当有家长姗姗来迟时,我会在边上让家长作好等记,然后轮流发言,谈到某些学生的共性问题时,我们也会“一唱一和”,好给当事家长以必要的“警示”。
共同组织好集体活动。一方面能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如,我班在拔河比赛和广播操比赛中,我会提提建议,出出点子,也会临场集训,据朱老师讲,我班拔河从来不是三(3)对手,但那次临阵指导后,居然赢了第一局,似乎还虽败犹荣。二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妥善处理。本学期去农家园观光时,学生汤燎原出现了意外,头部撞出了血,学生叫嚷着告诉我后,立刻紧紧按住他的出血部位,一边询问情况,安慰他,让他别担心,一边联系其他老师和校长告知情况,并到入口处找驾驶员直奔焦溪医院看医生,并通知家长。家长来后,孩子已经打了破伤风针,做了包扎,我进行了情况说明,家长完全理解,由此得到圆满处理。
当班主任外出时,我自然就“转正”。认真履行好班主任职责,从早到晚,不敢怠慢。当自己外出时,我也总是提前通知班主任朱老师,让她有所准备。一定要避免班级处于“真空”状态。
三、齐抓共管,体现“互补”,尽量减少管理漏洞
搞好班级管理,感到自己是没什么发言权的。不过我至少认为,无论自己是否为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应紧紧围绕班主任,有关班级的任何情况都应及时和班主任沟通,达成共识,恰当处理班级事务,齐抓共管。
回顾一年来和班主任朱老师的合作,我始终觉得愉快、默契、有成效。面对班级里学生的思想、学习出现问题时,我们不拘形式,在晨会、出操、学生用餐等有机会碰头的时候,会进行商量,探讨,巧的是某个学生出问题时,几乎都会在各自所教的学科上出问题,因此我们也比较容易统一认识。当朱老师发觉有位学生出现问题想联系其家长时,朱老师总会问我“xx同学最近怎样怎样,我想找他家长来校(或打电话)谈谈,他最近在数学上如何如何,你要不要也和家长谈谈?”之类的话,一般朱老师会把在数学上的表现也一并反馈给家长。有时家长请来后,先是进行她的家访,随后自然就给我留了家访的机会。有时哪个家长来校了解孩子的情况,她总会告诉我,“xx同学的家长来了,你需不需要和他谈谈?”受了她的良好影响,我也会这样做。我班的陈静、胡琪、汪灏、陈子恒、承烨等同学都曾有过这种现象。尤其我班的新转进来的陈静同学,他和连字都不认识的父亲共同生活,基础差,习惯差,经常不做作业,还有偷东西的恶习,非常令人头疼。朱老师和我经常讨论他的问题,商量家校联系的具体做法。作为数学任课老师,我多次打电话、面对面地做家长工作。对于陈静能否完成作业的问题,他父亲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他说他经常晚回家没时间;每次问他都说做好了;还有自己又不认识字,一脸无奈的样子。我告诉他:你不认识字也有办法的,第一可以看作业本上没有没写字,有没有空着,如果写了,写得是否端正;第二,可以让周围识字的人帮你查;第三,实在忙,可以每周抽查一两次,但是一定要坚持,有情况随时反映给老师。经过努力,陈静同学的确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我也提醒他父亲,绝不能放松,随时会有反复,自己思想上也是这么准备的。如今,也不再听到朱老师说班级里少东西跟他有关了,考试成绩各科都有进步,还真有点欣慰的感觉。
副班主任工作多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想是积“小为”能成“大为”,做好每件小事,其实为学校稳定和发展的大为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