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教人(2004)59号
关于印发《武进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培训、考核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中小学及有关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苏教师[2003]16号)《关于对全省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的通知》、省电教馆(苏电教[2004]11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办法》的通知”和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常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现将《武进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各校认真落实,保质保量完成我区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工作。
附件:一、武进区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工作实施意见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含光盘)教材征订回执单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考核新教师报名格式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核教师报名格式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培训报名表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二OO四年十月九日
附件一:
武进区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培训、考核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从应用层面转向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小学师资,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二、培训工作
1、培训对象
各中学(含职中)、小学、幼儿园,凡1958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男性教师,1963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女性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教师可免于本次培训和考核。
2、培训目标
为了使培训对象能够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全区计划在三年内(2004-2006年)完成本轮培训与考核工作。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在两年内(2004-2005年)完成。具体的计划安排另行通知。
3、培训方法
各校要坚持“先培训,后考核,不培训,不考核”的原则。培训主要采取骨干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每所学校必须有2名以上教师(其中1名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在每个学科内各选派一名教师)参加区组织的骨干培训,骨干教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负责各校的校本培训。
培训基地: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各校骨干培训);各中小学(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对不具备培训基本配备标准的学校,由教育局指定其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4、培训教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统一使用由省电教馆指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含光盘)教材。培训教材原则上每人一套,请各校将教材征订回执单(附件二)于10月25日前报至教师进修学校。
5、培训课时
培训共40课时,其中基础理论培训10课时,上机操作30课时。
三、考核工作
1、考核对象:培训对象即为考核对象
2、报名办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核沿用上一轮“信息技术与教育”考核的管理条码卡(遗失者可补办,费用自理),新教师的报名参照上一轮培训办法执行(报名格式要求见附件三)。
各校将新教师的报名表、参加培训考核的教师名单(附件四)和参加骨干培训的教师名单(附件五)于10月25日交教师进修学校并通过电子邮件上报至教育局电教中心(主题为 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报名表)。
3、考核基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核基地为武进区教师进修学校。考核基地的配置规格要按照苏电教〔2004〕11号文件附件一的标准配备,做好考核的准备工作。
考核工作由区教育局电教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实施。考核基地的组卷、阅卷和督考工作由常州市电教馆负责。
4、考核方式:
上机闭卷考核和案例设计相结合,机考占70%,案例设计占30%。
5、考核时间:
考核基地于2004年11月开始启动考核系统。每月第二周为我区的考试周。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公布。
6、考核发证
考核合格者由江苏省教育厅发给合格证书。发证工作由常州市电教馆具体负责。
四、培训、考核经费
根据省教育厅、物价局(苏教财[2000]46号、苏价费[2000]174号)《关于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收费标准的通知》和常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与考核工作会议纪要的精神。各项费用分别为:
1、报名费5元/人、管理条码卡5元/人(已有条码卡的不再收取);
2、证书工本费10元/人;
3、培训教材(含光盘)39.6元/套;
4、考核费30元/人;
5、基础理论培训费(30元/人)和上机费(90元/人)。根据谁培训谁收费的原则,学校负责培训的基础理论培训费和上机费由学校负责收支,被指定由其他培训基地负责培训的基础理论培训费和上机费由其他培训基地负责收支。
报名费、管理条码卡费、证书工本费、培训教材、考核费是代为省、市收取的费用,在报名时以校为单位一次性交教师进修学校。
骨干教师的培训、考核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其他教师的培训、考核费用由学校和教师个人各承担50%。
五、组织管理
区教育局宏观调控,督查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与考核的质量,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培训与考核的管理与协调工作,教育局电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培训与考核的业务工作。
六、说明:
1、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必备的教学技能,其培训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条件之一;
2、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技术的培训工作列入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评估;
3、凡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并合格的教师,可认可其当年完成40课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凭合格证书登记40学时)。
附件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含光盘)教材征订回执单
(培训教材原则上每人一套)
单位(盖章) | | 联系人 | |
地 址 | | 邮 编 | |
征订套数 | | 电 话 | |
付款方式 | | 备 注 | |
本回执于10月25日前报至武进区教师进修学校。
联系电话:6508305(董建文)
附件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考核新教师报名格式
考生基本信息表格文件(ksjbxx.xls)包含五项内容,单元格中的数据为文本格式。
sfzh | xm | xb | csrq | zgbh |
| | | | |
| | | | |
| | | | |
Sfzh: “320402*********121”(考生的身份证号,15或18位)
xm:“张建华”(考生姓名。名字之间不能有空格)
xb: “1”(考生性别。1代表男,2代表女)
csrq:“195609”(出生日期。6位)
zgbh:“3204010006”(本单位的单位代码,10位)
附件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核教师报名格式
学校 | 姓名 | 信息卡号 | 身份证号 | 是否需要补卡 | 新身份证号 | 新姓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请核对身份证及姓名是否有拼写错误,如有请纠错。
2、培训考核工作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箱:
3、新教师的报名表和参加考核教师的报名表于10月25日交教师进修学校并电邮至教育局电教中心(jyjdjzx@{域名已经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