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市数字化学习戴晓娥名师工作室送课到焦溪小学。学校全体中青年教师观摩了两节E学习课堂,聆听了市教科院戴晓娥副院长的精彩讲座。李新伟校长全程参与活动。
来自奔牛实验学校的邵伟祥老师和薛家中心小学的姜博老师,分别带来了三年级音乐《游子吟》和数学《平移与旋转》两节课。新理念,新技术,新学习方式,都让老师们大开眼界。原来QQ音乐上,“摇一摇”就能搜出正在听的歌曲;原来IPAD可以下个“微学堂”软件,当堂反馈课堂问题;原来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跟妈妈视频,直接将歌曲献给妈妈;原来真的可以做到让每个各看各的视频各唱各的歌,各自研究各自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积极行动起来,以至于孩子们的精彩发现让老师们不断地感叹:“真的不如这班孩子!”
老师们突然发现:新技术其实并不高深,就在身边;面向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的课堂也已经来到身边。课堂真的要“翻转”了。两节课后,戴院长《迈向新学习时代》的讲座,更是加深了大家这样的体会。戴院长分享了自己生活中应用新技术——微信进行学习工作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分享了海量、有趣又极具冲击力的视频报告,从微观角度,实实在在让大家感受到自己其实已经在应用新技术了,其实已经与世界搭建起了另一种链接。现在缺少的不是“技术鸿沟”,而是“动机鸿沟”。
正如泰戈尔所说:“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讲座结束,老师们满怀惊叹,蠢蠢欲动。学习,尝试的火苗正在心中燃起。年青的老师们,当即就“推送技术”“翻转课堂”等问题与戴院长展开互动。
手机在升级,电脑在升级,程序在升级,老师,你升级了吗?你准备好了吗?你敢于改变自己吗?就在这样的自我激励与鞭策中,整个活动圆满结束。全程参与活动的李新伟校长感慨地说:“我们焦溪小学的孩子同样具有无限的潜质与能量。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像今天这样,给予孩子更广阔的、个性化的体验、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我们将为之而努力!”(焦溪小学供稿:撰稿:牟文娟 摄影: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