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堂在先,技术融合在后
——记焦溪小学“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讨活动
新技术在不断变化,今天的设备可能是一个过渡。
今天的研究,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
这是常州市电教馆蒯超英书记在焦溪小学“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讨活动中振聋发聩的声音。
2012年4月24日上午,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小学开展了“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讨活动。常州市电教馆蒯超英书记、王炎科长、戴晓娥老师、钟楼区电教馆宋军馆长、武进区电教中心宋惠平老师等专家领导,以及郑陆现代教育协作片兄弟学校老师,一并参与了活动。
焦溪小学《数字化聚合环境下,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所立项课题。活动中,课题组张叶、顾丽杰、陈红妹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天鹅的故事》《分数的基本性质》《Numbers and time》公开研究课。教学中,三位老师有意识地应用齐齐乐互动反馈教学系统,扩大了学生参与面,提高了课堂公平性,增加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含量。
课后,课题主持人牟文娟老师向参会人员简要介绍了课题研究情况,各专家领导作了精要而精彩的指导。蒯书记提醒大家:“反馈要注意反馈的必要性、反馈的深度与广度、反馈的时机,要着重研究课堂,让技术围着课堂转,而不是课堂围着技术转,努力实现课堂与技术的融合。今天的技术应该指向学生,为学生的学提供支撑,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教”的目标。今天的研究,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其次才是思考新技术的应用。区电教中心宋惠平老师也指出:“齐齐乐互动反馈系统”是一个研究的基点,互动反馈技术多种多样,课题研究还可以继续拓展,思路还可以更加开放,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最后,戴晓娥老师还带着大家体验了基于“IPAD”的多终端即时传输技术和“小白板”技术。
焦溪小学只是提供了一个研讨的现场,却分享了如此前沿的理念与技术,让所有课题组成员感到无比充实而幸福。此次活动,给学校“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打开了新的思路。大家将更加充满信心地行走在课题研究路上。(供稿:焦溪小学通讯组 撰稿:牟文娟 摄影:江军)




